你缺乏「安全感」嗎?心理覺得不安全,其實跟「時代」有關?~《i世代報告》嘉玲和凱宇的對談|【有聲書評】

  Рет қаралды 522,457

Turn-Key Solution 啟點文化

Turn-Key Solution 啟點文化

Күн бұрын

Пікірлер: 695
@盧旻均
@盧旻均 2 жыл бұрын
自己現在是19歲,我們這個世代最多的就是接收到資訊的多樣性。理解別人對我們來講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如何理解自己、如何讓他人理解自己,以及如何對事情做出評價。 有很多數人都會卡關在價值觀的建立,因為要符合人性兼顧邏輯與許多不同的聲音,好與壞不是那麼絕對,但又該有個解答適用於當下的環境並順應時代的改變。 我想我們這個世代對於好的追尋是最吹毛求疵的,影片中提到我們處在一個最安全的世代,但我們眼中很多不公義,或者說不夠正確的事情正在被不斷的縱容,而我們無力發聲,因為階級權力猶如一灘死水,穩定到我們難以擊潰又壓迫的令人難以呼吸。
@muen18
@muen18 2 жыл бұрын
我現在也是19歲,完全同意你所說的一切。 覺得教育讓很多事情限縮了自己與下一代
@派大星-i8w
@派大星-i8w 2 жыл бұрын
這是個壞人可以好死 好人死光光的世界 請各位未出社會的小朋友 做好吃精神藥物的準備
@luthuthu
@luthuthu 2 жыл бұрын
以前可以靠苦讀翻身 輕易改變命運 但現在階級僵固化 機會變少 原生家庭的資源決定大部分的發展 令人無力
@阿豪-y3x
@阿豪-y3x 2 жыл бұрын
我同意這個世代對好的追求是最吹毛求疵的 學校在我看來只是培養員工、軍人的思維 職場上的狀況那些腐敗的制度與文化,不斷的壓迫員工還要聽話 資訊,就連電視新聞媒體也有政治立場 但再想想,上個世代對教育、職場、資訊又跟我們是什麼看法 我22歲,職場經驗也有2、3年了,對於現在物價漲的幅度遠大於勞工體力的付出所換來的薪資,我們追求的不能只是好好讀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僅此而已
@Ellie_Coffee39
@Ellie_Coffee39 2 жыл бұрын
現代人接收到世界上最好的訊息,卻也接收到最殘酷的事實。 人的觀念變了,但社會的行為模式卻被最上面的幾個世代掌控。 我們都希望改善,可悲的是大多人害怕改變,因為改變會影響到他們的生存問題。 僵化思想的人可能會一直存在,但已經隨著時間慢慢淡化。 然而友善的人,就像嘉玲和凱宇一樣,也是存在著,鼓舞著每個接觸到的人。 繼續保持善良並友善對待人事物,以自身發揮正向的影響力,一代會比一代好。
@貓傲然
@貓傲然 2 жыл бұрын
我出生在2002年,是妥妥的i 世代。父母試圖讓我受到保護,但希望我是獨立的。 所以我是總是被要求「自己做決定、自己解決問題。」然後再被他們認定我「做了錯誤的決定、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然後再幫我做決定之類的。 我常常搞不清楚自己到底算是獨立還是不獨立。
@lowgoodtea6820
@lowgoodtea6820 2 жыл бұрын
他們應該要檢討你解決問題的過程而不是根據結果放馬後砲,妳獨立的完成任務不過被潑冷水,很解
@貓傲然
@貓傲然 2 жыл бұрын
@@lowgoodtea6820 原來如此
@朱光璽
@朱光璽 2 жыл бұрын
@@貓傲然 結果出了社會 全是這種主管,哀
@home3848
@home3848 2 жыл бұрын
你描述的真好...完全能感受到你的無所適從
@老曹-r9p
@老曹-r9p 2 жыл бұрын
他們應該尊重你的決定,然後讓你從錯誤中學習,他們要做的事是透過自己的視野讓你的眼界增加廣度,然後不斷嘗試不斷受傷不斷學習
@只看2222A
@只看2222A 2 жыл бұрын
我認為另一個憂鬱的點是當你身邊的人都有夢想當你沒有夢想時那種感覺才是讓人憂鬱的
@yulialin9712
@yulialin9712 2 жыл бұрын
真的!當身邊的人都有目標有夢想,甚至已經達成目標,對還在迷惘跟探索的人來說真的非常焦慮跟憂鬱
@EternalMetaphor
@EternalMetaphor 2 жыл бұрын
或只有自己有夢想, 其他人全都沒夢想, 只想整天玩遊戲或打混的感覺 還得常自我懷移, 困難的一個人走下去 如果自己沒夢想, 你會希望其他人跟你一樣沒夢想嗎
@Starseedzisi
@Starseedzisi 2 жыл бұрын
當你身邊的人都沒有夢想 你有而且被歧視 那個痛苦不知道你有沒有辦法理解
@百足龍-v9m
@百足龍-v9m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I 世代,我有夢想,當我認為正在一步一步的完成它的時後,我外婆重生病了,我不得不去醫院獨自照顧她,在醫院的每一天,我都躲到外婆看不到的地方掉眼淚~在窗戶旁邊看著外面的世界~我不想那麼悲傷,但我不能跳下去了,不然外婆就沒人顧了~好不容易外婆終於康復了~我看著電腦,想著我想學習的事,害怕再次失去時間的我,卻去不知道如何接起~
@肥阿碗的小小世界
@肥阿碗的小小世界 2 жыл бұрын
非常能夠感同身受你說的
@lmd1232
@lmd1232 2 жыл бұрын
I世代: 我們擁有了近乎神的力量 但卻沒有承載這力量的靈魂
@林玉英-s8j
@林玉英-s8j 2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這個形容很妙!🤔
@morggey
@morggey 2 жыл бұрын
這句話不知為何讓我看了起雞皮疙瘩
@1oN-nawiaT
@1oN-nawiaT 2 жыл бұрын
現在年輕人甚麼資源都有,卻也甚麼都沒有
@EDDY8073
@EDDY8073 2 жыл бұрын
@@1oN-nawiaT 就因為什麼都有 不懂珍惜這兩字眼
@林玉英-s8j
@林玉英-s8j 2 жыл бұрын
或許這個世代的功課正是關於靈魂
@Alpacake226
@Alpacake226 2 жыл бұрын
生為一個i世代人類,老師直接戳到我的痛點😂非常重視心理上的安全感,錢不多沒關係,同事主管是友善的就好; 一旦環境穩定,便能好好施展、成長、願意付出,形成互信的關係;相對地,錢少事多人不好,那我只好躺平了 感謝兩位老師讓我能理解不同世代的觀念想法與背景,邊看影片邊發出讚嘆,喔~原來是這樣,感覺能跟其他世代好好溝通了呢
@宇揚生活
@宇揚生活 2 жыл бұрын
完全是如此沒錯太戳心裡了
@yichenglin1847
@yichenglin1847 2 жыл бұрын
你說得很好! 當今社會太亂了,能簡單就是富有!
@angelajin2952
@angelajin2952 2 жыл бұрын
真的都會先以這個環境能不能先給我承諾,我才願意付出,但我比較霸道一點,我會直接跟主管談判,如果你們不能給我承諾,讓我相信你們,那我就離開,有時自己想要的安全感也需要靠自己爭取,雖然X世代的主管聽了我的邏輯都快要招架不住>
@和平-j56
@和平-j56 2 жыл бұрын
@@angelajin2952 可以說詳細一點嗎?怎麼跟主管談判,談判什麼
@jennytai88
@jennytai88 Жыл бұрын
好有同感。我是澳洲長大的77年,今天我才發現原來我的理想是I 世代的狀態😅 生錯世代了。
@Ai-Ling-k1r
@Ai-Ling-k1r Жыл бұрын
我真的是一個標準i世代的小孩 童年回憶很好,不想獨立、長大 對情緒的感覺也會放大 憂鬱、焦慮變很難忍受 很沒有安全感、怕做出錯誤的決定沒有未來 快樂變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所有的不快樂很難被允許 謝謝主持人分享,讓我更了解不同世代的想法
@peace6348
@peace6348 9 ай бұрын
別怕錯誤,有時人生眼前的錯誤,是日後的美麗……就從容接受往前走,,
@vic54321
@vic54321 2 жыл бұрын
很喜歡51:27主持人說的: 人與人有的是差異,而不是好壞對錯 如果你是一直用好壞對錯的標籤 你等於企圖想要讓這世界都變同一種人 那當世界都只有同一種人 這世界就毀滅了
@MrStArYun2012
@MrStArYun2012 2 жыл бұрын
我也是千禧尾、i世代頭,影片提到i世代解決問題比較慢,我覺得在現在工具、創意這麼隨手可得的時代並不會比較慢解決,而是會想先思考要解決的這個問題的意義,為了誰、對什麼東西有幫助,才決定要不要做這件事,也跟影片提到的找工作的方式很像,另外這種思維我認為能夠考慮得比較周全,避免無意義的付出,卻跟我媽的口頭禪“做(嘗試)就對了”的行為方式完全不同,所以我覺得i世代比較能保護自己,避免事情的結果讓自己覺得沒有成就感,也避免自己被上司奴役,但也失去了嘗試不同結果的機會 所以以主管的角度來說i世代比較不聽話,怎麼交派一件事還要這麼多理由,反之i世代會覺得為什麼不能給我一個好理由讓我去做這些事,因為現在的世代乖乖聽話、默默努力已經不管用了,小時候學校一直洗腦的“努力就會有收穫”這樣的機率已經大幅降低了 說到底,無腦得去衝一件事,和深思熟慮才按計畫行事,兩者都沒有一定對錯,哪種會成功常常也是要看機緣
@lykengb
@lykengb 2 жыл бұрын
從小被罵"問那麼多幹嘛"到大的我,直至今日還是無法適應 幾乎所有父輩左右的人都沒辦法解釋出平常"那樣做"的原因 然後發問,或是想討論看看另一個做法還會順便被惱羞成怒一波......
@MrStArYun2012
@MrStArYun2012 2 жыл бұрын
@@lykengb 感覺某種程度跟以前軍事教育的風格有關,從前勞力密集、大家教育程度都還不高的狀況下,用命令式的管理可能比較有用,很多的決定都是來自長輩或社會壓力,很少會主動思考為什麼,例如也許他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結婚、養育小孩XD 只是大家都做自己就覺得需要哈哈
@user-48763
@user-48763 2 жыл бұрын
不是很懂,你去上班,主管派工作給你,結果還要幫你準備做事理由和動機...? 你進公司做工作,然後每個月拿錢,不就這樣而已?難道要每件事跟你說,做這個可以給你帶來什麼好處、經驗你才要做?
@MrStArYun2012
@MrStArYun2012 2 жыл бұрын
@@user-48763 那就看每個人想從工作裡面獲得什麼囉~如果只是為了賺錢,那這樣聽命從事當然沒問題啊 但若想要有心靈方面的滿足或成就感,想要從工作中成長和學習專業知識,而老闆卻一直叫自己做著與自己想法相違的事情,會想要跟老闆討論其他做事方式也是很正常的反應吧,如果老闆完全拒絕討論只是想要找個“人力”幫他賺錢,那底下的員工只能覺得很無奈或者找其他重視“人才”的地方吧 每個人在工作方面,賺錢與心靈滿足也有不同的平衡標準吧
@NACKDENO
@NACKDENO 2 жыл бұрын
在兩位老師介紹之前,我就讀過這本書,在一開始讀的時候,就很觸動我的內心。 我是1994年出生,就以光譜來說,我就是千禧世代的尾,i世代的頭,其實i世代的生命經驗我也接觸到。 光"不主動爭取獨立"這點,有一部分就很符合我--我會騎機車,但不會開車,我甚至不想買車,也不想買房,應該有些i世代的人跟我一樣,認為繼承父母的房子就好,為何要買房子? "上網時間變長,憂鬱變多"這點也是,line的好友那麼多,但我不知道要找誰聊天。不過現在有比較好,當有心事要傾訴時,我知道我可以找誰聊聊。 也有"強烈的不安全感",覺得工作環境很差,上班都很焦慮,很想離職,也會覺得大不了回家種田。但一兩年歷練下來,以及啟點的陪伴,知道了目前的工作有我需要完成的課題,而我會在工作之餘自學進修,為下一份工作銜接。 其實看完這本書,會開始反思,"現在的孩子很難教"這件事情,到底是真的如此?還是身為i世代的父母還在用再上一代的方式教孩子?但更多的是,現在父母用3C奶嘴來養小孩,孩子接受訊息的方式快速又方便,他為何又要聽父母的教導? 所以,現在的孩子很難教,或許有一部分也是現在父母自己造成的。
@wantokeepadog
@wantokeepadog 2 жыл бұрын
哇你講的完全打中我的心⋯
@tw1181
@tw1181 2 жыл бұрын
真的,日常經驗,觀察到的父母有一半都拿一台平板,當3C奶嘴給小孩使用
@毛大濕
@毛大濕 2 жыл бұрын
有對讓你無須遠離的父母
@phintan7729
@phintan7729 2 жыл бұрын
我常跟朋友說每個世代的父母都會覺得下個世代的孩子不好帶,但是你所謂的不好帶只是孩子的環境觀念想法跟你不一樣,小孩是人又不是機器,怎麼可能不會有思想的衝突,我反而很喜歡有自己思考跟願意討論深層議題的孩子
@檸檬草-h7k
@檸檬草-h7k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2002i世代,父母真的就是沿襲他們上一代的打罵教育,讓我非常想趕快獨立,但同時又被過度保護,產生了想獨立卻又不想獨立的想法,更特別的是我到高一才有第一隻手機,在國中人手一支手機的時期只有我不是在資訊爆炸的童年裡度過,到高中才體會到有了手機卻變得更加憂鬱,現在的我仍然處在身心靈都倍感掙扎的狀態,但同時也試著開始走出舒適圈,走出獨特的自己
@bubu5517
@bubu5517 2 жыл бұрын
我1996正好是I世代的頭 千禧世代的尾,從國高中就有智慧型手機,但當時網路很慢學校也會管制,所以雖然懂使用網路但也不會一直暴露在爆炸資訊中,出社會後看到部分比我才小3、4歲的弟弟妹妹,他們可能從國小就開始使用網路,判斷力還沒成熟的情況下就獲得過多資訊,造成長大後不安全感很重,對於工作的態度是覺得不適合就馬上辭職(可能嘗試的時間只有2個禮拜就下定論)有點太短,認為職場的人都要像家人朋友一樣善待他們,雖然我也希望但我知道這只能可欲不可求,也不會因為別人對我冷淡就離職。 還有另一個觀察是,I世代的人習慣懶人包、短影片的資訊吸收方式,間接可能也造就了「要能快速看到成效否則很難堅持下去」的習慣,也許在變動快速的世界,靈活的思考模式是I世代的超能力,但要能成就一件事也需要長線投資跟堅持,這可能是i世代要向前面世代學習的。
@momy520
@momy520 2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你,讓我更了解I世代,我是x世代。
@林玉英-s8j
@林玉英-s8j 2 жыл бұрын
我雖然也常用網路,但不太在乎網路評論,一樣米養百樣人,總有人與我們觀念不同。我發現 I 世代只要網路有負評就會難過很久...,果然是網路養大的。
@bubu5517
@bubu5517 2 жыл бұрын
但我也必須要說I世代並非所有人都是玻璃心,也有很多人非常堅強、非常努力在過生活跟進修自己,不管是哪個世代都有優秀跟平庸的人,雖然我無法代表所有I世代,但我想不管是哪個世代的人都會希望待在一個不論年齡、國家、文化都彼此尊重的環境,這樣的社會是我樂見的~
@jjl682
@jjl682 2 жыл бұрын
換工作那個很現實,以前是因為資訊不流通所以一些爛工作騙了很多人,現在大家資訊豐富,減少被剝削、不適合工作綁一輩子是好事情
@陳誌緯-w8u
@陳誌緯-w8u 2 жыл бұрын
I世代 過早使用網路,在判斷能力尚未建立起來的時候得到過多資訊,風險確實非常大,所以父母師長的陪伴就很關鍵了。
@joyce012345
@joyce012345 2 жыл бұрын
父母親在上一代接受很多羞辱與打罵,在教養時就會一直覺得“我已經對你很好了還不知足”,從10降低到5真的是少很多,但還是有,我幾乎可以確定我接受的不比其他世代的大部份人少 加上物質生活提升,我個人認為i世代的憂鬱一部份來自於,所有人都認為你應該永遠快樂,不然就是爛草莓不懂得珍惜,長期沒有空間去消化負面情緒,累積下來就容易爆開
@tseng9810
@tseng9810 2 жыл бұрын
2000年出生的I世代 在小康家庭中成長 成長過程中爸媽真的是各方面的保護 給我很好的教育和環境 但每每到需要我要獨立之時 就會架起保護的羽翼 希望晚一點再獨立甚至依靠他們就行 能在這樣被保護的溫室成長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 我也是越長大越發現這個問題…..
@stellahsieh1537
@stellahsieh1537 Жыл бұрын
身為i世代頭的人,看到這個影片有一種很被理解的感受😍 也有一種更了解自己為什麼這樣的感覺 甚至對於一些過去在工作上感到難受的部分,也有一些釋懷了 因為主管們不是我們這個世代的,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麼我們這麼容易玻璃心XD 還是要成長跟學習,但時間那麼長(如影片說的預設活到100歲) 希望每一個i世代的同伴們,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活法❤
@miyen7884
@miyen7884 2 жыл бұрын
完全有同感,96年的我真的超怕衝突或面對很大的決定,雖然工作不是常常換那種卻是另一種極端,因為不敢提離職然後對當時的環境有安全感(已經對流程、客人熟悉且做的不錯),在情緒暴力和沒有勞健保的公司待了各一年,現在待業又超級怕找工作的新環境會不會跟之前一樣糟。 然後打開社群會看到各種打卡、在國外留學的同學等資訊又開始焦慮,覺得自己很糟,想換跑道又不知道學到什麼程度才算OK,上網查又看到職場不是付錢讓你去學,整個無所適從
@toutvabiensepasser455
@toutvabiensepasser455 2 жыл бұрын
會有情緒暴力的職場環境真的不建議,容易搞到自己有心理疾病,容易歪掉(除非您內心夠強大)。 換跑道建議是可以讓自己成長的型態,不管是思惟、做事方式、技能技術或是應對處事,都可以是學習。(但最主要是您希望想從工作中獲得什麼?) 職場對老闆們來說當然不是付錢讓你去學,但不代表無法"學"。 就以前聽過的例子,要當廚師都是要從學徒洗菜那些雜事開始 & 基本上有些廚師不會教徒弟,所以要當"師"就要從旁邊偷觀察偷學。 當然,能 做中學,學中做 是最好的。但有些"眉角"不是教了就能學會,還是要觀察跟實踐。 如果想多學點,網路上有數位課程,不只台灣在地,也有國際型態開的課程(英文授課的)。但如果想應用到職場,就需要特別找職業專門型態的。 焦慮是人之常情,但焦慮之後要找解法、做法,更是重點。生活是自己的,不是看別人社群的(誰又知道社群之外的真實?)。 一些經驗,供分享參考:)
@yinhw4182
@yinhw4182 Жыл бұрын
哇,跟原PO的感受一樣,在有毒的職場環境待一段日子了,絕大部分流程、環境、同事都熟悉了,但就是不喜歡這種工作模式,讓自己很壓抑
@YLEE-pd1lt
@YLEE-pd1lt 9 ай бұрын
我是2002生,我沒有童年,只是機械性的過每一天,沒有人帶我了解這個世界,沒有價值觀的形成,但我的腦子裡無時無刻都在都在和自己對話,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病了,但思想上的巨人又如何?我還是被困在這裡,沒有避風港,只是想活著就……有時候又不是很想,飄渺飄渺,到底在幹嘛?惡意惡意惡意,這是我的人生。 同事說:你好成熟,你很穩重 老師同學:你是好學生,和你一起很安心 就連父母對我的評價都是很懂事。 這三把利劍還刺在心間,因為我從來沒有任性過,沒有信任過任何人,這些根本不是我,假的愛好,假的生活,假的假的假的,從來沒有真實過,演著演著,迷失了,不敢看鏡子,裡面是怪獸,只是困著我靈魂的一層皮,人啊,動物罷了,不為生活,若是歿了愛,每天都是折磨。 人間才是真正的地獄
@裝啞停
@裝啞停 9 ай бұрын
人生本來就是虛幻的,雖然只是鏡花水月,雖然人身不過是個皮囊,但其實從西遊記或者其他宗教經典中去回推自己的人生,總是能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東西,所以又說人身難得,我自己是介於X世代和千禧世代這邊,對於情緒,以前很看重,有一天聽了JT講《莊子》之後,就覺得「靠杯,笑死」(JT 也是個奇人,他母親為了實現自我夢想,就跟他老爹離婚,他爹因為太傷心,就把兄妹倆丟給奶奶帶……聽他講他那不怎麼開心的過往被他講得還挺歡樂的,就覺得自己也沒那麼不開心了XD)
@劉貞秀-q4i
@劉貞秀-q4i 9 ай бұрын
辛苦了,愛自己是要學習,😊祝福你找到自己的路。我只能說你不孤單。
@cckuo3687
@cckuo3687 2 жыл бұрын
很喜歡這次的分享,也重新考察身為I時代的自己的生命經驗。 像是我之前也很困惑自己不想即時的學開車、出去住,就連叛逆期(與父母之間的思想衝突)也是大學畢業後業後才慢慢的發生,說到底,這也是父母修正教育、養育方法後的果。 但有一點我想提出來討論,即遇到問題後要自己解決還是公之於眾。如果要以此歸咎I世代不會處理問題,我覺得不大全面,因為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師長們都會灌輸遇到問題應由第三方的長輩來解決,而不是私了,我想,某個層面也是在修正前代的悲劇,如資訊不透明、私刑是不對的等許多讓人遺憾之事件。另外,這個世代的我們也意識到網際網路、新聞媒體是強大有力的權力,而我們也唾手可得上傳的權利,輕而易舉的昭示這些不公不義之事,在短時間裡讓廣大民眾意識到我們想表達的議題。我以前不會思考到,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是讓被害者無限放大憤怒、悲傷,甚至是喪失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或許這本來可以用更近人情、智慧去化解,卻偏偏要大張旗鼓,或許程序達到了公開透明、依法行事的正義,但也造成了部分社會資源的浪費。之所以會有該論點,是因我有感於現在的教育法規,過去因為權力失衡而釀成諸多不義之事,促使管理監督學校、教師方的法制生成,確實減少了許多的遺憾,但也同時造成教師在教學上的綁手綁腳,一切都上呈於教育部、學生難以適當體罰管束、行政與老師對立等,已是顯而易見的常態問題。 最後,如同主持人所言,這世上不存在最完美的制度與方式,因為在那看似修正問題的新方法問世,也會有其弊端產生,而這些東西不只是實行者的問題,更有環境因子相互影響,因此,以不批判的態度相互包容尊重,並以盡力減少缺憾作為目標,於人類社會長期而言才是好的。
@李家逸-q5j
@李家逸-q5j 2 жыл бұрын
好優秀的孩子❤️
@c.l.c.2024
@c.l.c.2024 2 жыл бұрын
i 世代有些人是稱為「Z世代」,因為Y的下一個字母是Z 這個主題真的很有意思,另外我覺得值得注意的還有,世界上不同地區的「世代差異」並不是同步的,例如西北歐地區普遍的 X 世代的觀念態度想法,其實差不多相當於台灣普遍的 Y 世代.....以此類推!因為他們對經濟發展、心理觀、人權、勞工權...等文明進度是比華人社會早了至少一個世代,除了網路的影響是第三世界以外的人可能較類似,除此之外西北歐的 X 世代跟華人的 X 世代其實是差非常多的,對此我常親身有感 有時候會聽到「某本書的作者是歐洲人,他們的文化跟台灣不同、他寫的不全適用於台灣啦」...這樣的說法,與其說是文化不同,我認為更精確的來說其實就是同年紀卻不同步的「世代差異」 而我看了一下這本書簡介中的 i 世代小測驗,除了網路與社群的部分,其它有些現象在西北歐,早在 Y 世代身上就很常見了!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人,北美的很多方面在光譜上是處於西北歐跟華人圈之間,但還是偏向西北歐一些 台灣人較常聽到的地區的世代進度,我自己的經驗與觀察是這樣: 西北歐 --> 北美 --> 東南歐 ≈ 華人圈 其他跟台灣關係較近的日本則又是另當別論,他們是亞洲唯一東、西融合最早的地區,而且是以一種日本獨有的方式、對世上其他民族來說都是另一個特別的群體 因此我覺得這個話題最有意思之處就是它是很 complex 、複雜交織的,又的確有它的脈絡可循
@hanonymous9951
@hanonymous9951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接受歐美文化的y時代,真的覺得在亞洲跟我同世代的人,想法卻很像老年人,所以無法完全自在的融入。
@yatsunchang
@yatsunchang 2 жыл бұрын
@@hanonymous9951 可以給例子嗎?
@foresterweidy4112
@foresterweidy4112 2 жыл бұрын
Z之後沒有字母,代表世界末日
@Yina215
@Yina215 2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不管是不是I世代 一但開始依賴手機 真的很容易開始害怕錯過任何訊息 看著看著就覺得越來越孤獨 越久越難跨出去跟人接觸 這很像泥沼,會越陷越深 不及時停止真的很難跳脫 每個人都有別人不能理解的困擾! 儘管條件在別人看來多棒,還是有不安全感存在!🤔 人生真的好難… 不管身在哪個世代,不變的是一生都在尋找自己的定義,尋找自我! 聽完這一集,覺得自己有點X世代(隔代教養的關係吧?!)的個性生命經驗是千禧世代,然後默默出了社會也有點I世代🤣
@kevinh4334
@kevinh4334 2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現在最難的是 保持平靜 因為太多資訊與價值不斷灌輸我們 讓我們無所是從
@jybee
@jybee 2 жыл бұрын
我现在19岁 最近总是在不开心的时候觉得自己的 生活条件这么好了,还不懂得珍惜 还每次处在不开心的情况里 就会更加的不开心 谢谢yt的演算法让我看到这段影片 认识到这个频道 也谢谢老师们的分享 让我理解到了自己的忧虑是有原因的 是受到整个环境的发展所影响 这段影片也让我更加了解自己 了解到这并不只我有这个问题
@mimiggoo
@mimiggoo 2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兩位老師分享 i世代的自身非常深切的感受到包含「相較下更無須獨立」、「易憂鬱」、「放大心理感受」……等等在影片中提到的狀況。但沒有想過或許是時代問題 自己成長步伐走得很慢,心理素質的提升也很慢。 我拿的標準是拿爸媽那個世代去比,聽過他們的故事,覺得自己很幸福、自己的資源夠多、也有很多自由 明明如此卻,還是對生活感到困難--是否自己不爭氣、不上進 也常常自問覺得自己怎麼還那麼脆弱?怎麼還沒完全獨立? 在開始服用憂鬱藥物後,越來越常觀看關於心靈觀點等影片 但以往世代的資源並沒有那麼多,他們還是活得好好的 那這些資訊真的是自己需要的嗎?還是我不想獨立、所以給予自己在憂鬱症裡學習的藉口? 很多時間是在思考這些問題、或者思考該怎麼解決前面提到的那個:跟爸媽比之後對自己不足所延伸之焦慮、焦急的情緒 想請問老師(或者其他有意願閱讀也願意回覆之有緣人),是否有什麼思維或者觀點可以減緩這類焦慮 無意回覆也沒關係,只是想說有問有機會 (?)
@扉扉-d5f
@扉扉-d5f 2 жыл бұрын
你可以聽更多的有聲書評,或是心理小學堂
@sparkling_inside
@sparkling_inside 2 жыл бұрын
當我們在比較的時候,都會產生相對應的痛苦, 即便自己有些能力比別人好,但馬上就會知道,有人比我們更好, 或是想要幫助他人一起好,卻無能為力,覺得自己不夠,永遠都不夠。 聽他人的建議在一開始可以幫助自己找到一條路或指引,利用這些工具去看清楚或觀察自己的恐懼與慾望,就是觀察就好。 不斷問自己「我的目的到底是甚麼?」 可能希望自己獨立,為什麼要獨立?因為大家希望我獨立。或是大家都獨立我也要! 或是另一個問法,「為什麼我需要『焦慮』這個情緒反應?」 因為這可以保護自己,避免受傷。因為,我就不用付出行動。 付出行動並不是為誰,僅是為了自己,就是這麼自私而已。 為自己行動。 只有看穿自己的恐懼,腦袋才能發揮它最強大的功能-思考與組織 一開始看穿自己,真的有夠難受,直接死一次。 不過多練習,這個練習也會幫助你看見他人的恐懼,或許有機會我們都能協助他人遠離被焦慮綁架的狀況。 (我們學會同理他人,不過同理心只是衍生的能力) 寫下來,塗塗改改,然後丟掉,心靈會慢慢清靜。 這是一輩子的練習,放下批判自己,看清楚自己的目的與恐懼。
@廖振翔
@廖振翔 2 жыл бұрын
跟以往世代做比較我覺得沒有必要 畢竟整個時空環境都不同了 好比以前大學學歷的價值跟現在截然不同 所需資源的多寡自然不能跟以前比 至於該如何減少焦慮 我自己是佛系一點的方法 在能說服自己「已經盡力」後,若還是不成功就是「沒緣分」 提供給你參考
@huskylin1120
@huskylin1120 2 жыл бұрын
光是有自主意識覺得"我好像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就已經強過一堆人了呢 如果常常因為覺得自己不好而焦慮 一個聽起來不正確,但是很具體的方法就是 多看看比你更差的人
@MrStArYun2012
@MrStArYun2012 2 жыл бұрын
為什麼不能脆弱?為什麼一定要獨立?是你覺得自己不爭氣不上進,還是別人讓你這麼覺得?別人覺得爭氣上進的生活真的是你想要的嗎?如果有環境讓你躺平而讓你過得快樂舒適,又有何不可,這完全沒有道德瑕疵啊!別人上進後獲得的快樂擺到你身上不見得也會快樂,又或許你已經夠上進只是一直覺得要做到怎樣的程度才算,所以其實還是在用別人的標準看自己
@Rebecca-wl2dr
@Rebecca-wl2dr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1995年出生的,我覺得比起世代更多的是家庭教育問題。我先生跟我同年,他爸媽跟我們說,不求你們多高的收入,房子準備好了你們只要能養活自己跟未來的孩子。 我從小都要自己照顧自己解決自己問題,因為爸媽離異家裡不管,我從小就是補習班長大,以至我先生像是我有一個大兒子一樣,我認為為何你不能再努力一點?為何怕東怕西 不過在結婚一年後我發現,現在的社會是無論我多努力,相對的代價是我無法去承擔的,例如我如果要高薪我必須加班加到死,我會失去家庭生活。再來我不認為我們有資格生孩子,有車有房只是基本,如果我沒能力送我孩子出國唸書,沒能力陪我孩子長出他自己的樣子,甚至是他的榜樣,那麼我有啥資格生孩子? 以前只是一個社區的比較,現在是全世界在比較 婚姻對很多人來說是里程碑,對我來說就是死了有個人合法幫我辦葬禮
@kevinh4334
@kevinh4334 2 жыл бұрын
因為我們被價值霸凌 太多教育商業手法 連義務教育也是有點壓苗助長
@user-48763
@user-48763 2 жыл бұрын
在有房子的情況下,正常的雙薪家庭還需要加班加到死的薪水才夠?
@Rebecca-wl2dr
@Rebecca-wl2dr 2 жыл бұрын
@@user-48763 什麼都漲就是薪水沒啥漲,雙薪十萬好了。 養車要錢養小孩更要錢,才藝班看著別人上,不可能不讓孩子上吧? 寒暑假不可能不帶出去玩吧? 孝親費也是一個開支,真的很多時候實際去做會發現自己想的還不夠多
@seasnail99
@seasnail99 10 ай бұрын
您的自我要求是不是太嚴格了些呢?如果社會照這個標準要求,99%的父母都沒資格生孩子。
@TheNextStopHappiness
@TheNextStopHappiness 2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這本書除了適合主管父母之外,正在迷茫的人也應該要看,去了解自己憂鬱/壓力的點是甚麼的環境營造成的,就像我(不是I世代)每天因為找不到定向焦慮的人, 這本書給不了我答案但緩解了我的焦慮感,很棒的分享!!謝謝你們
@candy0722
@candy0722 Жыл бұрын
很棒的一集, 看了許多留言後感想: 每個世代靈魂都有自我需完成且學習的生命課程,一個課程考驗過了也許還有下一個。 父母、孩子彼此都不是聖人,不要批評自己的父母,可以多理解父母為何有自己無法了解的思維,父母也應該多了解i世代的成長環境及壓力。 不用擔心所愛之人的壓力與擔憂,可以多找舒壓管道,即使不得不面對壓力,也如同上面說的,每個人都要有自己去完成的生命課題,這是旁人無法協助的,但我們可以互相陪伴。
@陳誌緯-w8u
@陳誌緯-w8u 2 жыл бұрын
我認為每一個世代都代表了上一個世代的期待,不同世代的人相處會產生很多情緒,透過互相衝突、對話、學習、包容,一定也能相處融洽的
@百足龍-v9m
@百足龍-v9m 2 жыл бұрын
小時候媽媽常說:「妳做自己啊!哪你想選什麼科系?」 升國中我回答:「技藝優越班」 升高職我回答:「我回答女裝科」 升大學我回答:「文化創意科」 我選完後媽媽每次都說:「麵包跟愛情,你越永遠都選擇愛情,妳遲早有一天會餓死~」 我心裡面os「不是妳要我選的嗎?」
@jeroger168
@jeroger168 9 ай бұрын
她自己也不知道,在嘴砲而已 (我認真的)
@chengling4269
@chengling4269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i 世代,我覺得 在處理衝突上是真的有很大進步的空間,但我是渴望獨立 也願意跳出自己的安舒區。但我很感謝你們讓我知道我有這個盲點。不過,可能出生於香港,經歷 2016、2019年的洗禮 才一直追求思想的進步 、個人成長和 獨立的能力。
@哇薩-l8m
@哇薩-l8m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2003年出生的人,看完我比目前的時代跟這個世代的交界處,我超喜歡獨立(每次都為我的選擇,跟出去做爭取),跟家人吵很兇,玩手機很無聊,體驗在外的生活,給家人載出去玩很丟臉,但同時害怕社交,害怕處理事情(雖然這兩件事,本人正在努力改進)
@林玉英-s8j
@林玉英-s8j 2 жыл бұрын
世代要共好,真的是要彼此欣賞彼此的優點,不要一直要求複製前一個世代的成功。像我阿嬤那務農的那一代都會告訴他們的孩子,務農很辛苦,會給他們空間並鼓勵他們的孩子往不同的方向發展。雖然這那個時代的父母心只是不希望孩子吃苦,但是這些觀念也使世代間創造出不同的產業,並避免了世代間的產業競爭。說實在的,戰後嬰兒潮世代經濟能快速發展是因為:第一,具有人口上的紅利,第二,產業發展初期市場正處於擴張時期,只要願意做就能成功。第三,嬰兒潮世代與上一代產業不屬於競爭關係而比較偏像合作關係,自然在那個世代要成功也比較容易一點。要是嬰兒潮世代也跟他們的父母輩一樣去務農,應該也種菜種不過自己的父母吧!(而且搞不好還會一直被罵笨。) 所以現在如果我們一直要求下一代要與我們一樣用同樣的方式成功,無疑是在為我們自己創造敵人。台灣的產業靠硬體代工成功,對其他各種產業領域及軟實力的知識喫之以鼻,不願投資,覺得浪費時間。無疑是希望下一代能複製自己的成功。如果這個下一代不是等著要接手上一代的事業,那這樣不就是在創造自己未來的競爭對手嗎? 所以如果有些我們的年輕人就是無法吃苦但擅長創意思考,那我們的政府與大企業們是不是應該要投資與培養軟實力的產業與人才,未來才能在軟硬體的結合上更為順利,或者更能靠在軟實力上的突破為硬體產業的限制帶來更不一樣的發展。 世代共好應該要能欣賞彼此的優點,給成功更寬廣的定義,發揮彼此的長處,以合作代替競爭。因為合作才能創造新藍海,競爭只會使紅海飽和的速度加快。
@彗婷廖
@彗婷廖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在千禧時代的1986年出生。其實我的觀點認為,由於現今科技及資訊的快速發展及更有快的取得,也造就了I世代的迷茫與不確定性。也因為物質與資訊的更豐富化,也讓他們更難專注在眼前的事物上,這世代的學子真的也不容易呀!
@PeopleRp
@PeopleRp 2 жыл бұрын
看起來,比起千禧世代需要「物質」滿足,I世代的問題更容易被修復,因為他們更在乎「關係」。 如果我們能夠先滿足這個世代,我相信所有問題會迎刃而解。 就像遞迴的概念一樣。
@聖喵-v1s
@聖喵-v1s 2 жыл бұрын
比起物質,精神其實更難修復,千禧世代的問題在長大後就解決了,因為在出社會後獨立就有了物質,代i是代的問題如果不了解,永遠無法解決
@c.l.c.2024
@c.l.c.2024 2 жыл бұрын
年輕世代會感到「精神與關係修復不易」是因爲至少能察覺到內在一些東西的斷裂或缺乏,而前面的世代因為只能忙著滿足基本物質條件,對抽象的精神世界可以說是幾乎一無所知的陌生,所以前面世代在精神上普遍來說可能斷裂的更嚴重,嚴重到連自我覺察力都沒能開啟過、也就沒有所謂修復的課題 我個人是覺得「無以名狀的未知痛苦」可能其實比「能具體捕捉的已知痛苦」還空虛及痛苦,因為前者會真心認為是別人的問題、不會反思自己,你跟台灣嬰兒潮 跟 X 世代的人談「愛自己」、「哪些情況就是情緒勒索跟踩界限」......等等,他們其中很多人是真的只能一知半解,對他們來說,愛自己=滿足物慾
@kevinhuang6952
@kevinhuang6952 2 жыл бұрын
天啊!看到『⒈不主動爭取獨立』這條,已經強烈的直擊為人父母內心無法不面對的心情感受,感謝兩位主持人強大的解說!
@rongrong824
@rongrong824 2 жыл бұрын
我自己是千禧世代,有X世代跟I世代的特質 我覺得I世代跟X世代的差異有點像是這樣 ... 比如說:在台灣被搶劫了,我們會找警察處理,如果警察不處理,大家會覺得警察怎麼不好好履行職責。 在墨西哥,警察根本就不管這種事,別人也會覺得世界本來就是險惡的,自己以後小心點就好,沒必要把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的。 X世代的獨立跟奴性是由於沒有後援或選擇而產生的個性 千禧世代跟I世代所成長的環境相對友好,可以選擇要前進還是後退 也因為環境較為友善,所以會比較難以包容不好的態度 不是他們的期待比較高,他們只是期待與他們成長環境相符的回饋
@teresaw7735
@teresaw7735 2 жыл бұрын
感覺被讀懂的i世代 😭 感覺找到理解自己的知己 有被溫暖到
@bongbonglai7236
@bongbonglai7236 2 жыл бұрын
我第一次聽著頻道,這集也太神了吧,我的上一輩對電腦根本不行,我能很輕鬆地幫他們,從沒想過我的問題,也許在他們眼中有很輕鬆的答案,以前只會覺得老一輩沒有用了,但其實根本不然,謝謝你們。
@Limi.personal
@Limi.personal 2 жыл бұрын
父親是嬰兒潮世代、母親x世代、哥哥姊姊千囍世代、我i世代,深有所感......整個家就是個世代矛盾,不管如何都還是要學會溝通並互相理解,謝謝分享!
@ELF-su1hm
@ELF-su1hm Жыл бұрын
跟我家一樣,加油!
@KIRITSUUUUUU
@KIRITSUUUUUU 2 жыл бұрын
1995年生,覺得比較偏向I世代,同時也有被一點點千禧世代影響。 父母偏老,是嬰兒潮世代, 成長過程覺得父母給的價值觀跟自己感受到的差很多。 內心總是很掙扎不平衡,但實際上表現出來卻是 消極無能。 想自主自立的想法是很最近才慢慢冒頭, 試圖遠離網路沈迷,多接觸舒適圈以外的資訊才能真正意識到自己的生命的意義。 I世代的年輕人文化對我而言有毒,心靈被刺激後常常只覺得空虛無助。 發現原來自己不喜歡被動地被演算法的推薦給淹沒思緒, 喜歡保持更多自由空間, 留白給各式的思緒和知識盤旋腦中。 我們這代好像有點 盲從同儕 和 怕失敗 和 情緒化 , 如果能再理性一點、積極一點、自省一點就好了。
@starrett8063
@starrett8063 Жыл бұрын
自由與安全必須是自己靠實力、勇氣、智慧奪得的,而不是別人或者大環境無償給你的。問題出在於,這些人跟大環境只是表面上給你這些,而你卻永遠都要拿別的東西做交換
@shan-d5z
@shan-d5z Жыл бұрын
自己是7年級生,我覺得自己是不敢求助,提出請求在小時候容易被忽略,所以很多挫折都自己處理。不過現在學會請求幫忙,真的會過得比較自在。 謝謝嘉玲、凱宇的節目🎉
@爆米花-e7i
@爆米花-e7i Жыл бұрын
30:12 完全不吊詭 正是因為分眾化 所以以前觀念上的大眾化內容 現在也被固定在一條狹隘的線上 而不同特色的藝人 則發展出了各自不同的粉絲與客群 38:34 我們自己不是不會處理 而是我們”沒必要”用這種方式處理 就像你今天突然有個疑問時 不會跑去跟左鄰右舍打聽一樣 一定都是先以上網搜尋的方式解決 中間有了截然不同的「能力」 我個人就是出生在i 世代的起頭 甚至那光譜還不算沒完整的淡入時 真心感謝有幸能看到這麼優質的頻道與書籍介紹 對於自身的現狀 剛好是收穫滿滿的
@Avery-uj4kq
@Avery-uj4kq 2 жыл бұрын
1965出生的我,在世代的更迭中,必須不斷更新思維,才能在新時代找到一個悠遊自在的位置,欣賞不同世代的獨特風景。
@user-qe2ze9xm3j
@user-qe2ze9xm3j 11 ай бұрын
1994年生 我覺得我想法上更偏向igen 或genZ,但我面對的主管或是父母就是千禧世代或嬰兒潮,真的會有很大的衝擊,也很怕自己做得不夠好會讓影響到下一代,但又無法跟上一代溝通 ,其實我看到的很多真的是他們自己想要但是沒做到看到下一個世代擁有就開始批評的,覺得在我這個世代的人反而變成了一種橋梁或是拉扯,在兩邊的極端直要取平衡,我跟我朋友都認為現在小朋友真的普遍自我中心,但是上一代卻是會用著讓大家好群體好這件事來壓迫別人,但事實上他們關注的都是自身, 炒房、賺錢,沒有去思考未來或是沒有想很多因而做錯很多決策,例如現在一堆蓋得很爛的房子破壞台灣街景一樣,而我們介在中間的這個世代也開始進入職場開始擔任小主管或賦予重任的年紀,就要去處理上一代丟下來的問題,又怕做的不夠好無法保護下一代,變成很不安的狀態
@tofu_nelson
@tofu_nelson Жыл бұрын
身為I世代人真的很感謝你們做這部影片
@一點點原始
@一點點原始 2 жыл бұрын
這集真是太棒了 沒有完美的世代 真實認識彼此才有可能理解並認同
@奇奇-s4h
@奇奇-s4h 2 жыл бұрын
我1994年的,我覺得我應該算I世代,其實我覺的每個時代都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雖然現在年輕人普遍低薪 但還是有優秀的年輕人能賺大錢 我也有一段青年焦慮、金錢焦慮 ,覺得自己怎麼這麼爛又賺不到錢 但現在我比較豁達了,反正就這樣吧自己認真過好生活,抱持一個躺平心態,不是說不想負責任,只是賺到的薪水真的不知道怎麼撐起一個家。
@pandst
@pandst 2 жыл бұрын
現在這個世代的人生價值也不在家庭上了,家庭不過是有能力再做的附加品
@chen-nh8qp
@chen-nh8qp 2 жыл бұрын
從事教育相關行業,個人觀察覺得,不主動獨立這點跟I世代的憂鬱傾向應該是有相關的。相對於前一個世代千禧世代的勇敢做夢、或是X世代的做就對了。 I世代缺乏"目標"、缺乏"內在動力",一個人生活如果總是漫無目的,很容易就陷入一種"漫遊"的狀態。 他們花很多時間在網路上漫遊,多數看過一個又一個跟他生命沒什麼相關的訊息。 當你跟他們聊各種新聞事件、或是生活經驗都是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 於是整個人很容易陷入一種停滯不前的處境,莫名地累積了很多情緒,進而發展為憂鬱。 看到留言很多覺得對"做就對了"這個觀念的反動,的確是可以理解不願意白費功夫的想法。 但是很多時候之所以要做就對了,是因為...許多事情沒有做之前,其實不是那麼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 有他的深層內涵在裡面需要實際的"體驗"才能理解。 而且"走錯路、走彎路"也不代表一定是不好的,很多生命經驗其實正從這些彎路與錯路而來。 因此我個人的觀察跟看法,I世代的拒絕獨立,其實應該補充或修正為"拒絕體驗錯誤或失敗"。 但個人也認為I世代不是一開始就拒絕這種經驗,是成長過程中有意無意地,旁人給他灌輸了這樣的觀念... 所以I世代身邊其他不同世代無法理解、無法接受的很大一部份... 我覺得是常常會疑惑...I世代的人為什麼這麼害怕錯誤?I世代的人為什麼這麼被動?I世代為什麼不會修正錯誤...之類的問題。 不想白費功夫這點的確是人之常情沒有錯,但是發展成為極致放任不理的話...很容易變成故步自封的狀態... 深陷一種自我劃定的牢籠!這也是我常在學生身上感受到的(但明明是很有潛力...) 也看到很多孩子好不容易體認到這個情形,做出改變後的驚人進步... 不管哪個時代,也不會只活成那個世代的樣子,個人的力量還是存在,祝願大家都會活成自己最喜歡的樣子 愛自己、愛生活...
@ChengJiou
@ChengJiou 11 ай бұрын
說的很好!
@maohuang2284
@maohuang2284 2 жыл бұрын
I世代根本職場中的生物指標
@高二甲30葉晴織
@高二甲30葉晴織 Жыл бұрын
I世代人類舉手🙋 2005年 完全就是漢堡中間那片肉🍔覺得很多描述都很符合,我自己的核心價值真的是希望世界多一些包容跟尊重,無論是世代與世代間還是人與人之間,也相信這樣的價值觀是會讓世界變得更好的 情緒走得很前面、很需要安全感這件事是真的,因為資訊太多太爆炸面臨的焦慮也是真的,尤其我的家庭不是很標準的”I世代”安全感滿滿的家,所以對未來有著更多的不安(沒有家當靠山 沒有人能保證未來會好 的那種感覺)這些都是真真切切的焦慮 有很多理想抱負,真心期盼未來能找到一個不用讓我賺大錢,但至少能安心的慢慢的實踐理想的地方
@nicknien165
@nicknien165 2 жыл бұрын
1989生 a.超討厭老人說一代不如一代的說法,但也要提醒自己不要變那樣的老人XD b.能體會在巨大的資本機器齒輪下,日復一日的被輾壓,躺平不是選擇,是必然
@jeroger168
@jeroger168 9 ай бұрын
1989也太老...你跟我一樣是z世代 人家這部不是在說我們啦
@theanimal5977
@theanimal5977 2 жыл бұрын
身為千禧世代末,雖然聽到I世代的價值觀時有點驚訝,卻又很可以認同,也有部分很可以同理 整個大環境的影響其實非常大,特別是高房價、通貨膨漲呀…等等的經濟因素,很容易讓人想躺平
@wenl8709
@wenl8709 2 жыл бұрын
我被歸在i世代(1996) 但我覺得自己性格有點落在千禧世代的光譜上 爸媽是戰後嬰兒潮,從小對我非常嚴格 是被羞辱到大的 對於自己能發現資訊上的複雜和龐大也是近年來的事 因為看得事變多了 也很恐慌自己知道的不夠多無法掌握 後續變成躁鬱症 大概就是很混亂的原因
@花生-o3s
@花生-o3s Жыл бұрын
我個人誕生時間在千禧時代,但是童年是電視兒童加上安親班。跟父母有衝突、還要承受他們不斷抱怨工作的壓力、代替溝通橋樑去安撫雙方冷戰(童年在網路崛起跟金融風暴)。不斷追求成績去滿足他們的期待。童年痛苦,長大後對未來也看不到希望。現在的夢想是提早死亡。融合了x世代、千禧世代、跟i時代。
@abbykuo8612
@abbykuo8612 2 ай бұрын
這篇和「跨世代報告」都很值得一聽,藉由2位老師的說明,可以互相去理解不同世代的差異、彼此的心裡可能在想什麼,以及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讓自己也放鬆很多,不再那麼對立。
@yeepolarbear4834
@yeepolarbear4834 2 жыл бұрын
聽完後立刻買一本 我自己是i世代出身的補習班老師,跟學生溝通時因為成長經驗都是i世代所以比較輕鬆一些 聽完才發現學生們跟自己真的跟書中的i世代展現出相同或類似的特色
@dorina520201
@dorina520201 2 жыл бұрын
兩位老師很厲害,讓我越來越喜歡看這樣的工具書,老師們總是很有能力將這樣的書導讀得很精彩!
@陳彥竹-i5t
@陳彥竹-i5t 10 ай бұрын
I世代的覺得這集真的講得很好 比起物質上的追求,更注重於精神上的滿足,而且因為很容易在關係當中感到不安,所以對於更平靜緩和的關係有更多的嚮往
@lilithliu6824
@lilithliu6824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千禧世代,被X影響和制約,但也能理解I世代的價值觀,所以都在當長/前輩和後輩之間的溝通橋樑。
@winworld-d3e
@winworld-d3e 10 ай бұрын
憂鬱有一部分是因為現代人獲取的刺激、多巴胺太多了,所以反而要快樂比較難,就好像吸毒越吸需求量會越大、越無感一樣。雖然科技帶來很多便利,但這也是現代社會病態的地方,對快樂、成就感等已經麻木,容易感到人生無趣
@ariellin2787
@ariellin2787 2 жыл бұрын
現在是大學生,聽完這篇覺得很有幫助,謝謝你們!
@estherpipi
@estherpipi 2 жыл бұрын
得到了啟發, 因為家庭的背景, 我的成長比較像I世代和瑣匙兒童的混合. 我有獨立的一面, 也有依賴着家庭的一面. 謝謝兩位主持帶出了這個有關世代的議題, 讓我們去討論有關Patenting和我們應該用什麽態度去和不同世代的人相處.
@yunling4559
@yunling4559 2 жыл бұрын
25歲的我的確是所謂的e世代 不想長大這點的確是我們這一代常見的通病,但我不在乎 這部真的分析的很好,書也分析得非常精闢,但年輕人也不在乎社會會有什麼影響,我自己快樂就好 這也是我看完這部的感想,隨便吧都行
@chaurichard3157
@chaurichard3157 Жыл бұрын
自由另一個叫法是流浪,憂鬱是標配,也是好事,早點定下屬於自己的事實,安全感才是不需要的東西
@alyssaaa157
@alyssaaa157 Жыл бұрын
爸媽是X世代,我是被嬰兒潮世代祖父母帶大的千禧世代,從小就被認為叛逆失控,現在跟爸媽溝通覺得他們的思維根本嬰兒潮世代😭😭聽到老師講千禧世代的時候有一種被理解安慰的感覺❤❤
@rodpotato4161
@rodpotato4161 Жыл бұрын
作為01年出生的i世代孩子,有著千禧經歷但是又有i世代背景,被迫獨立,同儕家庭背景和自己不一樣,找不到共同話題,所以兩邊都沒有容生空間,但同時又有兩個世代的缺點,追求自由但是被無力感淹沒,不過說優點也是有哈哈。 聽到老師說客觀來講一代好過一代,是滿開心的qwq 只是對於這本書的內容反倒是越聽越難過了,這是綜觀整個世代的大數據,少數族群不適用,不過基於好奇聽完整個內容,發覺自己會被套上一樣的標籤一樣的套路,又更絕望了。 抱歉在這裡發牢騷。 53:20 超喜歡老師們後面所說的世代合作,與人交流還是不要給人貼上標籤比較好,有些標籤看來有理但還是會無意中傷人,謝謝老師。
@莊宥朋
@莊宥朋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認為年輕人憂鬱是怕失敗,信心不足,其實很多事情是要親身體驗才會學習到,不是人去教導或是體制內教育就學會,還有人際關係跟競爭,失敗不可恥,可恥的是事後心態沒去調整。
@itriplez
@itriplez 2 жыл бұрын
我屬於千禧與 i 世代的交界,所以自己及周遭的同齡人剛好混和了兩個世代的部分特質~聽完覺得很有趣。其中職場那段很有共鳴,過於保守的環境,想法無法得到舒展,所以留不住年輕人
@xarannc.9825
@xarannc.9825 19 күн бұрын
靠邀 好喜歡你們兩個的默契, 節目超級順暢, 感覺也沒甚麼看稿, 卻可以能順暢帶出所有重點跟內容, 而且都用很生活化的例子講出來, 超級佩服 (千禧/Y世代報到)
@洪霆霆
@洪霆霆 2 жыл бұрын
因為自由的靈魂不想被控制。。但又找不到根源。。很正常啊。。凡事為了自己而生活。。沒有生活重心。。當然不知所措。。
@behen4325
@behen4325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第一次聽該頻道的影片,2000年出生的,聽完推薦以及例子之後覺得就只是單方面的用上一輩的立場在隨意歸類"一大群"人。你們說我們的家庭和諧,我看見的是只有極少數的家庭是和諧的。你們說父母過度保護孩子所以大家都想待在家裡不想去工作,我看見的是大學後沒工作的我根本沒見過。 書中舉出了一些例子,說因為不想起衝突所以告訴舍監甚至鬧到網路上,的確同儕中大家都會避免表面上起衝突來保持一個大致上的和諧,但告訴舍監然後再鬧到網路上這件事不覺得只是單一或極少數事件嗎?因為這件事過於荒謬而被放大檢視,好像我們這20年出生的所有人都應該會這樣幹,然後主持人再補一句「喔如果是我們那個年代.....」「我們以前如果這樣....」聽了有夠不舒服。 整個節目就兩個相近年齡的主持人在和一個相近年齡的作者用自己的成長經驗去分析 這20年出生的人們,但我真正看到的是所有人的成長經驗造就了所有人的不同與獨特,你可以說這是根據大數據做出的整理與觀察,但我敢說沒有人喜歡一講出年齡根本就還沒相處過就被貼上憂鬱、不獨立、沒安全感之類的標籤,這些東西甚至無法成為了解一個人的基礎,因為他可能根本不是這個樣子,做出這些特色整理根本沒意義,如果節目要做的有深度就應該跟主持人自己說的「正是因為不一樣才有交流的空間」,邀請幾位不同世代的來賓分享自己的經驗來襯托出不同世代的差異性能才更能強調 45:28 尊重不同個體的包容心不是嗎?
@millylittlebaobao
@millylittlebaobao 2 жыл бұрын
真的耶!我也见过鸡毛蒜皮的小事在网上“评评理”,但最重要的和当事人沟通不去做。我当时满头问号。原来是那么普遍的现象。
@chia1903
@chia1903 2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i世代不是不想處理衝突吧 如果私下私了 一方拳頭比較大 那弱小的那方怎麼辦 尋求大人的協助比較公平阿 看誰對誰錯 另外我覺得最後一段說得很好 真的說得很貼切👍 53:00 看了很感動 有時在工作上或人際上有些問題或困擾 問爸媽真的能得到很棒的解答以及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 真的獲益良多 而爸媽對於手機的問題 我覺得就按兩下很簡單 卻困擾他們很久 所以各個時代的人互相幫助 真的能解決很多困擾
@user-user-user-user-user-888
@user-user-user-user-user-888 10 ай бұрын
身為i世代 常常被告知要把握時間 問題是把握時間是要做什麼事? :[做你想做的事 活出你自己] 但如果想做什麼 卻發現都已經有人做過了 做什麼才算是活出自己?
@wweenn22
@wweenn22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你們的這個主題。 我是1984年出生在馬來西亞的華人。當年來台灣的時候,就發現我跟同班同學差了一個世代。 我的上一代比較像嬰兒潮世代的人,我父母各自的兄弟姐妹就有10人以上,努力的工作,我很喜歡他們的人際關係。我小時候長大比較獨立,當時差別是我們父母在物質基本的提供是有的,同時給予我們教育。 來台的時候對我最大的文化衝擊是,我的同齡同學不是我的同齡代呀😂
@aliceycl
@aliceycl 2 жыл бұрын
非常溫柔的談話,真的有很多感觸 身為千禧世代(1991)末班車的一群,我同時擁有兩個世代的優勢與哀愁 真的只有互相理解和尊重,才能在把世界的舞台交棒給下一代的時候優雅而從容
@陳文榮-u5t
@陳文榮-u5t 2 жыл бұрын
文字雖然不多,您文字的感言卻寫得很具體,而且充滿著收獲良多的喜悦與自信,不但文筆流,而且內容很有見地。 我1950年生 也整篇聽完兩位老師的書評。好書,好的節目值得讚嘆與學習。 文榮 的閱讀心得 2022.10月
@dadidalalaba
@dadidalalaba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標準i世代也還不想考汽車駕照 (有摩托車駕照) 反正也沒自己的車可開(租車好貴好麻煩) 跟朋友兩人一起坐火車環島後發現沒有爸媽陪伴出去玩根本是生存大作戰 很刺激有趣但不能真正放鬆(要規劃路線注意時間算帳跟他人溝通) 出去玩就坐後座只要睡覺聊天最好xddd 前程等爸媽安排好就好xddd 無憂無慮最好 我弟就比較像千禧世代的人 很要求自己的課業、努力追求目標夢想 充滿理想抱負 但也容易跟爸媽起衝突 話說回來我剛離家時的確很沒有安全感 離家兩年後麻痺了但回家待一個月再離家時哭的很慘XDDD 雖然整整兩年沒回家自以為長大獨立了 但回家那一個月全家更把我當寶寶對待飯來張口錢來伸手所以離開時更難過了 心底知道自己沉溺在這種環境失去家人庇護後會很慘只能強迫自己離開 所以x世代的爸媽還是要放手阿不要把成年兒女當嬰兒養阿XDDD不然兒女突然失去庇護時會不知所挫、毫無能力照顧自己阿
@vivian0923565009
@vivian0923565009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i 世代,看到不主動追求獨立、想延長童年…超級符合。 但其實我有為這個特質感到困擾,覺得自己這樣很廢,但看完你們書本分享,發現原來這個世代擁有這樣的人格特質是很正常的!? 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OKGO-dh4sx
@OKGO-dh4sx 2 жыл бұрын
😍我連續聽兩次,很精彩的書評介紹、很好聽的對談,讓我瞭解好多看世代的角度觀點👍 感謝😍
@peichiu1387
@peichiu1387 2 жыл бұрын
做為i 世代有被理解的療癒到 喜歡你們介紹的方式❤️
@SaySaySee
@SaySaySee 2 жыл бұрын
7:20 7:30 不要否定他們 19:30 20:00 不判ni, 不排斥父母會送,不用會開車. 50:50 他們友善 54:00
@yi-minyen446
@yi-minyen446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並不是成長緩慢或是說比較需要時間探索和成長,而是X世代接受到的教育太「好用」了。 「聽話」跟「認命」是很好用的技能,孩子幾乎不用太多思考就可以走一條「安全」的路,出社會再探索。 而且X世代甚至Y世代是不被鼓勵有個人意志和情緒問題的,所以當我們來到這個i世代,才會看起來好像數字顯著上升,因為以前這些人都被壓制了,聲音是傳不出來的。
@m7807031
@m7807031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嘉玲老師與凱宇老師的分享,我真的覺得有學到東西,也想分享兩個看完影片的心得: 1. 身為千禧時代,目前手上也有帶很多 i 世代的年輕人,我覺得他們的努力無庸置疑}但是最讓我驚訝(看不爽XD)的點是,當遇到會議尷尬、無聊,或是遇到小組討論時,千禧時代會加減假裝在思考與討論,但是i世代會直接開始玩手機無視,這是我最驚訝的點。 2. 聽完了整場嘉玲老師與凱宇老師的對談,我覺得嘉玲老師的闡述很像是一個大功率的手電筒,帶著讀者逐步探索書中的不確定性,感覺很多的結論嘉玲老師也不是那麼肯定,但提供了很多的線索讓大家一起去思考探究。而凱宇老師則是一個雷射筆,在大大的手電筒光圈中,用簡單的話語指出光圈中聽者必須專注的地方。兩個人的搭配非常有趣! 以上試看完的心得分享XD
@包子-y8i
@包子-y8i 4 ай бұрын
我可以理解為什麼您們每次做節目都常常在笑,因為您們在做自己熱愛的事,就像看到喜歡的人時會不自覺很開心一樣😊
@semian8018
@semian8018 11 ай бұрын
超級好的影片...我是被嬰兒潮養大的千囍世代,社交環境又有許多i世代,裡面全篇講得讓我都很有體悟,激動到作筆記抄下來
@Peter-ts6pt
@Peter-ts6pt Жыл бұрын
38:00 非常感同深受,i世代的偏向用背後的方式處理事情,也不願直接明白的跟對方說就好了
@ARX705268
@ARX705268 2 жыл бұрын
「人都會想要成為『最有』影響力的一方,但不想『完全』承擔影響力背後的責任」
@harpp4253
@harpp4253 2 жыл бұрын
就看家庭情況,我是00年出生的 家庭環境不好,高中沒畢業就自己決定兼職打工 知道沒有人能依賴,一切都要靠自己 即使現在環境好多了,也有很多貴人可以依靠 自己也不願,獨立是非常重要的!不想依靠任何人 自己感覺和同齡人很不一樣,與長輩也是很聊得來😂😂 不過真的很迷失,想做自由的靈魂卻不知道該往那裡走
@annieingermany6209
@annieingermany6209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96,和你經歷差不多。 我畢業以後的選擇是先賺錢,觀察工作場合的人,賺一兩年之後就有選擇的自由!
@harpp4253
@harpp4253 2 жыл бұрын
@@annieingermany6209 繼續加油加油,我們會過得更好!
@ftzuoo
@ftzuoo 9 күн бұрын
你很棒的。 失敗與成功有著同與不同, 明白了過程中的轉折點,修正它, 完善工作。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 沒有厭惡,就自由了。
@土波叔
@土波叔 2 жыл бұрын
雖然歸類上是在千禧世代後段,但自己感覺更像i世代一些,對權威的上下關係發自內心無法服從,只服內心認可有能力且人格特質也(不能太差)的人
@lovemetime1
@lovemetime1 8 ай бұрын
1995 千禧尾,很喜歡聽你們的書評!每次都有非常客觀又多元的見解,關於世代的演變真的感觸良多,不論家庭或職場,雖然大多是無法理解或無奈的情緒,但確實有種各世代互補的感覺,也真的是心中保有和平才能好好共處XD
@張惠閔-h7s
@張惠閔-h7s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夾在千禧i世代中間😂 兩種觀念都有但偏千禧
@李蕎安-o2v
@李蕎安-o2v 2 жыл бұрын
我看過最有趣又最喜歡的影片☺️☺️謝謝你們
@huipeng3555
@huipeng3555 2 жыл бұрын
聽得很舒服,謝謝兩位主持人!
@lmd1232
@lmd1232 2 жыл бұрын
54:30 對話和言論自由非常重要,但很可惜,它們現在正受到嚴重的威脅
@林玉英-s8j
@林玉英-s8j 2 жыл бұрын
關於如何與 I 世代相處,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句話應該很能反應他們的模式。有個員工對老闆說:“老闆,我罵不得。但是如果你告訴我該怎麼做,我會盡力去做。” 酷! 這種話是我不可能對老闆說出來的...
@kkkinoko3926
@kkkinoko3926 2 жыл бұрын
應徵時我也有跟老闆這樣說,最後她無緣無故罵了我三次,我離職了
@ya_lunhung5502
@ya_lunhung5502 2 жыл бұрын
知道要過生活但又過得不坦然~凱宇老師的形容真的是切中X世代的狀態
@Mickytolife
@Mickytolife 10 ай бұрын
這集太棒了,詮釋了一些世代的差異
@abbabbabbac7439
@abbabbabbac7439 2 жыл бұрын
1990的這個時代的人不只要努力,還要很幸運
@c1998630
@c1998630 2 жыл бұрын
現在的網絡霸凌不只是限定在熟人或同學之間,甚至完全不認識的兩個人之間都有可能產生霸凌的行為,肉搜或者一直瘋狂發訊息轟炸,而且還不用承擔任何責任,這是最可怕的。
@StellaHot1009
@StellaHot1009 2 жыл бұрын
不想獨立是真的...小孩還跟我說她不想長大,因為什麼事都要自己做...
@eileenchang2096
@eileenchang2096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教鋼琴好久了,真的是近幾年覺得想教下去,學生的能力,該不該考試,基礎是否打好這些考慮,都沒有comfort zone來的重要。我也把教學視為舒適圈的演化,挑戰性的東西最好只佔很少部分,而且要在安全範圍內。如果有失敗被拒絕訓練課程,應該會很實用。讓學生在離舒適圈不遠的距離訓練習慣受挫失敗感,讓他們逐漸長出承受壓力的抗壓力和一些冒險精神
@chen-nh8qp
@chen-nh8qp 2 жыл бұрын
太有畫面感了……但是身為老師,教學者又會覺得……一直餵養學生一些很沒有挑戰的東西,又怎麼會獲得成功的激情呢! 沒有克服困難、沒有獲得新知……生活陷入一成不變的循環,我覺得就是被動跟軟爛的開始。 但很難跟學生們說清這件事……因為孩子們害怕自己受挫!!!
@saitoTK124
@saitoTK124 2 жыл бұрын
我們就讓I世代來管理I世代,看看他們怎麼互相成長,怎麼樣產生安全感。
@aa555989
@aa555989 2 жыл бұрын
我很少一直聽某一單集,但我這集短期內就聽了快五次。 對於提到沒有完美的教養方式很有感覺。 每個人的成長經驗都只有一次,我現在想到解決問題的策略,都是因為我自己的成長經驗。 我也曾有過一種想像, 只要複製某些動作,就一定可以擁有某些結果,所以我總想找個令我安心的答案。 但當媽媽以後如果一直延著這種思考邏輯下去,好像只是會逼死自己。 或許我只要陪伴,而不要總想要指導,這樣就很好。 未來的世界誰也無法預知,媽媽也只能盡力而為了。
@鄭亦凱-b3g
@鄭亦凱-b3g 2 жыл бұрын
第一次認識啟點文化,超級喜歡這集 尤其是凱宇一些冷不防的小回應,笑翻XDDD
Sigma Kid Mistake #funny #sigma
00:17
CRAZY GREAPA
Рет қаралды 15 МЛН
Quando A Diferença De Altura É Muito Grande 😲😂
00:12
Mari Maria
Рет қаралды 19 МЛН
Tuna 🍣 ​⁠@patrickzeinali ​⁠@ChefRush
00:48
albert_cancook
Рет қаралды 25 МЛН
Long Nails 💅🏻 #shorts
00:50
Mr DegrEE
Рет қаралды 19 МЛН
一刻talks |对话蔡康永:如何做一个温柔且清醒的人
12:35
Sigma Kid Mistake #funny #sigma
00:17
CRAZY GREAPA
Рет қаралды 15 МЛ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