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加拿大:經濟繁榮的背後,資源詛咒與大國棋子!【莊也雜談加拿大165】

  Рет қаралды 12,411

庄也杂谈

庄也杂谈

2 ай бұрын

莊也脫口秀:#加拿大, #澳大利亞, #加拿大經濟, #澳大利亞經濟
加入會員請點擊連結: / @zytalkshow
1. 加拿大與澳大利亞的經濟比較,澳大利亞過度依賴自然資源,而加拿大經濟更多元化。
2. 澳大利亞經濟主要依賴鐵礦石、煤炭和天然氣出口,而服務業發展較弱。
3. 澳大利亞製造業的衰落,曾經輝煌的汽車製造業相繼倒閉。
4. 澳大利亞對石油的依賴性高,進口量大大超過國內產量。
5. 加拿大也有資源重視的問題,主要出口農產品、木材、石油、天然氣和礦石。
6. 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經濟都高度依賴出口到更大經濟體,分別依靠美國和中國。
7. 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經濟存在共同問題:不懂如何參與國際競爭、壟斷問題和資源詛咒。
8. 過度依賴自然資源導致加澳經濟對全球競爭產業缺乏興趣,科技創新欠缺。
9. 經合組織數據顯示,加澳科技產業在全球的地位相對較低。加澳研發支出相對較低,導致科技創新的能力不足。
---------------------------------------------
歡迎加入會員,用每月一杯咖啡的錢,讚助莊也進行內容創作:
入會請點擊連結: / @zytalkshow
歡迎來到《莊也雜談加拿大》脫口秀頻道:
KZbin Channel:
/ 莊也雜談
/ @zytalkshow
Facebook: / zytalkshow
Twitter: / zy_talkshow
西瓜視頻: www.ixigua.com/home/93258060264
BiliBili: space.bilibili.com/611611477
Instagram: / zytalkshow
商務合作聯繫方式:zytalkshow.ad@gmail.com
莊也本人聯繫方式:zytalkshow.qa@gmail.com

Пікірлер: 284
@qil1316
@qil1316 2 ай бұрын
分析很透彻又有趣,长见识啦!谢谢!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感謝☺️
@samuelsnowing
@samuelsnowing 2 ай бұрын
这集干货满满,感谢你的努力👍🏻👍🏻👍🏻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感谢您的表扬🙏
@wumaggie8059
@wumaggie8059 2 ай бұрын
喜歡莊也的幽默、實在,在笑談中評論實事👍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哈哈😂,感謝您的鼓勵
@guoxingdai4945
@guoxingdai4945 17 күн бұрын
辛苦了,谢谢你帮助我们认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ZYTalkshow
@ZYTalkshow 16 күн бұрын
😄感谢☺️
@dowson4354
@dowson4354 2 ай бұрын
主播分析到位, 观点犀利.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感謝☺️
@Boffy2023
@Boffy2023 2 ай бұрын
讲得很好,谢谢!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感謝😊
@joannelin85
@joannelin85 2 ай бұрын
支持😄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謝謝
@newlifeincanada2023
@newlifeincanada2023 2 ай бұрын
庄哥,我也在你所在城市。你的节目每期我都看,严重点赞!多谢努力!也让你说的笑死,太有才了!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感谢捧场
@bbc2630
@bbc2630 2 ай бұрын
澳洲九十年代以来经济逐渐赶超加拿大主要原因除了80年代的经济改革外,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亚洲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以悉尼为例,有数百家跨国公司的亚太总部设在悉尼,由此带来了大量的投资、技术、信息以及high paying jobs。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對對對,有內部的努力,也有外部的契機
@bbc2630
@bbc2630 2 ай бұрын
理论上讲决定汇率的最基本因素是货币的购买力,但现实中往往出现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汇率更是如此。目前左右汇率的主要是短期因素,当下特别是利率水平差,基本面已经不怎么重要了。加元对澳元高企主要还是利差,5% in Canada vs 4.35% in Australia。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謝謝,我也查了一下,根據搜索结果,决定匯率的主要因素包括: 1. 經濟因素[1][2][3] - 一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狀況,如GDP、工業生產、就業情況等 - 通貨膨脹率[3] - 貨幣政策,如量化寬鬆的收緊[3] 2. 政治因素[1] - 世界、地區和各國的政治情況 3. 市場預期[1] - 投資者對未來匯率走勢的預期 4. 利率水平[1] - 利率水平的高低會影響投資者的貨幣選擇,從而影響匯率 5. 購買力平價[1] - 不同國家的物價水平差異會影響匯率 總的來說,匯率是由多種經濟、政治和心理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瞭解這些主要影響因素對於分析和預測匯率走勢非常重要。[1][2][3] Sources [1] 個人外匯買賣常識-- 匯率分析篇 www.boc.cn/big5/custserv/cs7/cs75/200808/t20080814_1279.html [2] 外匯交易中主要貨幣對與次要貨幣對是什麼?如何交易 - Oanda www.oanda.com/bvi-ft/lab-education/forex/currency-pair/ [3] 影響外匯市場匯率嘅因素 - ATFX www.atfx.com/zh-hant/analysis/trading-strategies/exchange-rate-factors-in-forex-market [4] 匯率決定理論 - MBA智库百科 wiki.mbalib.com/zh-tw/%E6%B1%87%E7%8E%87%E5%86%B3%E5%AE%9A%E7%90%86%E8%AE%BA [5] 匯率如何決定? 影響匯率漲跌的九個重要因素 - Mitrade www.mitrade.com/zh/insights/forex/forex-investment/what-moves-forex
@bbc2630
@bbc2630 2 ай бұрын
@@ZYTalkshow 这些都是理论,你跟大行的外汇交易员聊聊就知道了现在市场非常短视,没人看基本面了
@user-fx1sk3fh5p
@user-fx1sk3fh5p 2 ай бұрын
很多统计数据侧面反映无序的激进移民政策是近几年的最大问题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說得對🙏
@Sophia-ox7tx
@Sophia-ox7tx 2 ай бұрын
看庄也的视频就是在增加知识, 老师讲课, 👍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感謝您的捧場
@dogfly5631
@dogfly5631 2 ай бұрын
接受太多移民和难民,7-8个人挤在一个地下室,基本上一来就是一大家,吃福利。还指望能拉动经济,特鲁多政府确实很天真。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沒錯👍
@grantourismo0109
@grantourismo0109 2 ай бұрын
澳洲也是
@wpgman99
@wpgman99 23 күн бұрын
不是天真是愚蠢!
@passingby-ef7xi
@passingby-ef7xi 2 ай бұрын
@BBC2630确实对加澳两个国家有很深层次的了解,我非常建议庄sir和@BBC2630做一次访谈节目,这样的一个访谈会是目前海外华人圈加澳对比的一期标杆节目。观众数量会大涨,因为我还没看到任何其他华人视频有这个深度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感謝🙏,BBC2630是一位比較有知識和才華的對兩國都有深刻了解的專家,我自愧不如,我的知識大部分都是來自網絡信息的再加工,並沒有完全原創的東西,當一個召集人的角色更合適😄
@passingby-ef7xi
@passingby-ef7xi 2 ай бұрын
​@@ZYTalkshow你口才非常好,说话有魅力。节目肯定越办越好🎉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passingby-ef7xi 感谢,借您吉言🤩
@weiminchen-hx3ix
@weiminchen-hx3ix 2 ай бұрын
点赞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謝謝
@cristan2507
@cristan2507 2 ай бұрын
我不是很同意你對澳洲加拿大國際影響力的表述,在國際影響力上,澳洲的國際影響力應該比加拿大更大。地理上,澳洲是南太平洋的大國,又近東南亞及印度洋,在區域事務的參與度,肯定比加拿大多很多。2000年期間,東帝汶從印尼管治下成功獨立,就是澳洲幕後做推手,派軍隊進駐當地,確保東帝汶立國。2017年澳洲和中國鬧翻,最主要原因就是澳洲發現中國把手伸向南太平洋,那是澳洲的腹地,澳洲才向中國說不,後來發展就不多說。澳洲在自身利益受挑戰時,就敢出手。就算當年依拉克戰爭,澳洲和美國,英國,法國都有派特種部隊參與直接戰爭,加拿大就 ... 另一邊的加拿大,地理上被美國包圍,沒有其他鄰國,格陵蘭就不算了。在地區事務上,都是鄰居美國說了算,國家安全又是靠美國保護,軍費開支少,平時愛向外界展現加拿大愛好和平的形像。要做好人,在國際參與上就有很多限制,别人知道你要做好人,就不會如何重視(respect)你,除非你是金主,所以加拿大在國際參與中,主力是給錢和接收難民。澳洲不同,對難民態度非常強硬,更不怕得罪人。 國際影響力,說穿了就是軍力和金錢的較量。在軍費開支上,澳洲雖然人口及經濟規模都不及加拿大,但在軍事開支上,軍費每年都比加拿大多。我聽過有人笑加拿大的軍隊是不會打仗(no offence)。澳洲又在美國及英國協助下,製造核動力潛艇,購買更多導彈及戰機,這些都是國際實力的展現。所以澳洲的國際影響力,應該比加拿大大,雖然澳洲經濟規模比加拿大小,又不是G7,但在國際及地區參與度,都比加拿大高,加上南海/南太平洋更是其中一個衝突熱點(hotspot)。
@cristan2507
@cristan2507 2 ай бұрын
加拿大的處境和另一個移民熱門國家很相似,那就是新西蘭,2個國家都有一個體量超大的鄰國,國家安全上都是靠對方保護,軍費開支少,都是世人覺得非常愛好和平,對難民又是非常歡迎,接收大量難民。有時參與聯合國維和部隊,但又不會參與衝突的好國家。
@cristan2507
@cristan2507 2 ай бұрын
加拿大自立國後,都是一個受保護的小弟弟,沒有受戰火洗禮,也沒有保護過其他人。 澳洲就不同,一戰及二戰都有派兵歐洲參戰,二戰時更和日軍在東南亞,太平洋及澳洲本土激戰。二次大戰後,澳洲更用自身實力,保護其他盟友。有沒有聽過一個叫 Five Power Defence Arrangement 的協定?參與國是英國,澳洲,新西蘭,馬來西亞及新加坡。英國在二戰後國力衰退,1965年後已經無法在軍事上確保馬來西亞/新加坡安全,所以就安排了這個新協定,用澳洲的軍力,阻嚇印尼對新馬的威脅(印尼和馬來西亞是有領土糾紛的)。澳洲在上世紀後期,已經有能力保護其他國家。 印尼在得到澳洲政府不反對後,1975年出兵佔領東帝汶,可以看出澳洲在東南亞/南太平洋區域所扮演的的角色和參與度。加拿大在美國的保護下,國際參與度/影響力,和澳洲一直有很大差距,不可能比澳洲更有國際影響力。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感谢您的分享,这个见仁见智,我个人也觉得加拿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肯定不如澳大利亚,这个我完全同意👍
@bbc2630
@bbc2630 2 ай бұрын
两国在地缘政治层面都属于middle power,加拿大毕竟是G7成员,经济体量也大过澳洲,个人觉得影响力还是要在澳之上的
@AI-uv7we
@AI-uv7we 2 ай бұрын
一个是牛头,一个是马后。
@j.tuscany1063
@j.tuscany1063 2 ай бұрын
澳洲已经甩加拿大人均gdp一万多美金了 加拿大这十年真是经济停滞甚至倒退了…. 身边好多回流的或者二润的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刚才看了一篇文章,是澳洲人民开始吐槽移民太多导致房价大幅上涨的贴文……感觉澳洲也将会迎来一波舆论对社会民生下降的讨伐
@j.tuscany1063
@j.tuscany1063 2 ай бұрын
@@ZYTalkshow 澳洲去了一趟感官比加拿大好很多 公共交通方便很多 电子支付也方便一些 气候也舒服 到亚洲尤其东南亚很近 不需要忍受服务员pua付小费真的舒服 也许是旅游和生活的差距吧
@bbc2630
@bbc2630 2 ай бұрын
@@j.tuscany1063关键是大城市的治安远好过加拿大,毒品管制也比较严,几乎看不到homeless和吸毒的。基建就更不用说了,悉尼现在在同时兴建数条metro lines, light rails以及两条跨海隧道和高速公路。
@bbc2630
@bbc2630 2 ай бұрын
@@ZYTalkshow确实,澳洲去年一年增加了近50万移民,房屋负担能力是个大问题。
@j.tuscany1063
@j.tuscany1063 2 ай бұрын
@@bbc2630 所以说他更像亚洲或者被亚洲文化所影响的更多一些因为地理上也近嘛 反正我是觉得澳洲现在要好过加拿大了
@k.c6348
@k.c6348 2 ай бұрын
我是加拿大人.問題出在小土豆投胎的時候,他那個花花公主雜誌拍襙照媽的媽媽正生活在古巴🇨🇺所以現在加拿大是共產黨統治.大家看看小土豆樣子像光頭的老土豆?還是像大鬍子卡斯特羅多一點!前倆年小土豆也留鬍子就是告訴大家我姓卡斯特羅⋯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這段關於土豆的出身問題,謠言段子也是層出不窮,早有耳聞,不過我覺得應該不靠譜,要是真的綠了,他老爸不會不知道的。😄
@user-yu8zu5zy7z
@user-yu8zu5zy7z 2 ай бұрын
加拿大城市篇不继续了吗?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城市系列還會繼續,但是今後做視頻的思路會涉獵嘗試很多方向,以便收穫更多的粉絲和知識量
@xiaoanlu423
@xiaoanlu423 2 ай бұрын
我做一个补充:澳大利亚经济好于加拿大有中国因素😊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可是該怎麼解釋,有美國在,加拿大的經濟確不景氣呢?
@May_Y01
@May_Y01 2 ай бұрын
⁠高科技这种投入多产出少的产业做不做对加意义很大吗?反正也是树大招风,逃脱不了被美收购的命运。飞机、Tim Horton都是。美是要把一切高科技和大公司牢牢握在自己手里的
@xiaoanlu423
@xiaoanlu423 2 ай бұрын
@@ZYTalkshow 中国是实体经济,对资源需求强,澳大利亚获利更多。而美国是虚火,靠印钱,对加拿大帮助相对小。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xiaoanlu423 ☺用中医理论来解释一下,就是美国体虚,肝火太旺,需要龙胆泻肝丸
@bbc2630
@bbc2630 2 ай бұрын
G7最早在1973年建立的时候是G5,后来法国为了加强欧洲的话语权提出来让Italy加入,理由是当时的意大利经济迅速增长,美国虽然不爽,但也没有好的理由拒绝。1976年反击机会来了,当时的英国首相Harold Wilson突然辞职(轮值Chair),时任美国总统Gerald Ford就提出来需要一个有经验的讲英语的领导人参与组织会议,于是提出时任加拿大总理的老土豆参会,加拿大由此就在美法博弈的背景下加入了G6,形成了今天的G7。 客观的讲当时的G7虽然未必所有成员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意大利、加拿大),但这七国的经济总量基本上是当时全球最大的7个(澳洲那时候无论人口还是经济总量都比加拿大小的多),7个国家的GDP总和超过世界经济的50%。 但时代变迁,G7现在的GDP总和已经只有全球的四分之一了,意大利加拿大的经济规模比澳洲这样的国家也大不了多少,已经不能主导全球事务了。如果不是出于政治上对抗中国的需要,前几年就已经准备解散了。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謝謝😊
@ozspace100
@ozspace100 Ай бұрын
说到澳洲跟加拿大比较,一定有人出来说加拿大可以加入七大工业国就会很历害。其实G7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靠人多做出的工业生产总值大一些而已,如果澳洲也有加拿一样多的人口,一定比加拿大更早进入G7了。另外,在国际军事实力上澳洲比加拿大更强大,军舰军机都比加拿大更多更先进。世界军力排名澳洲排第十六,加拿大排第二十七。澳洲现在利用英美技术建造核潜艇,将是全球第七个拥有核潜艇国家,军事实力比加拿大强得多了。虽然澳洲只有加拿大一半左右的人口。澳洲是大洋洲霸主,加拿大只算是美国的附属国,像新西兰附属澳洲一样。
@tonyzhang1549
@tonyzhang1549 2 ай бұрын
两边都住过很久,澳洲种族歧视很严重。 加拿大工业底子好很多,毕竟曾经是能造飞机造黑莓的。但是好公司离美国太近没办法存活,必须被收购。 加拿大有油有气但是不能自己说了算。 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 其实世界基本都是美国的小宠物,世界的尽头是美利坚。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哈哈😆說的挺好。
@bbc2630
@bbc2630 2 ай бұрын
加拿大人,澳洲工作了十几年,没觉得两国在种族歧视上有什么区别。加拿大人更加politically correct,澳洲人更加outspoken到是事实
@weifengli2898
@weifengli2898 2 ай бұрын
北电可惜了
@AI-uv7we
@AI-uv7we 2 ай бұрын
@@bbc2630 澳洲和加拿大的法律,宗教,文化,习俗,体制,人文,血统,价值观,人口构成等都高度相似,社会对种族歧视等议题和态度也高度相似,说澳洲就是一个种族歧视社会,加拿大是一个种族平等社会,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也与事实不符。其实无论是澳洲,还是加拿大,在平等,歧视等方面,都比国内强太多了。我在澳洲那么多年,觉得澳洲人整体务实平和,乐于助人,不觉得有严重的歧视问题。我每次去新西兰,加拿大,美国,都小心翼翼,惟恐自己是外人而被区别对待,反而回到澳洲,因为熟悉一切,完全没有害怕被歧视的担心,这不说明澳洲的歧视比别的地方轻,只是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因不熟悉环境而产生的一种错觉而已。
@ozspace100
@ozspace100 Ай бұрын
说到澳洲跟加拿大比较,一定有人出来说加拿大可以加入七大工业国就会很历害。其实G7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靠人多做出的工业生产总值大一些而已,如果澳洲也有加拿一样多的人口,一定比加拿大更早进入G7了。另外,在国际军事实力上澳洲比加拿大更强大,军舰军机都比加拿大更多更先进。世界军力排名澳洲排第十六,加拿大排第二十七。澳洲现在利用英美技术建造核潜艇,将是全球第七个拥有核潜艇国家,军事实力比加拿大强得多了。虽然澳洲只有加拿大一半左右的人口。澳洲是大洋洲霸主,加拿大只算是美国的附属国,像新西兰附属澳洲一样。
@ZYTalkshow
@ZYTalkshow Ай бұрын
对,您说的对,我觉得加拿大没啥,其实就是人口稍微多一些罢了,自然经济规模就会大一点。其他各方面,两个国家难分轩轾,甚至在某些方面澳洲会更强一些
@qaqw9702
@qaqw9702 2 ай бұрын
澳洲有一款本地产的汽车品牌“霍顿”始终受到保护,如果澳洲与美国接壤情况一样不会好到哪里去……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感謝分享
@tonyzhang1549
@tonyzhang1549 2 ай бұрын
早被美国通用收购了。
@qaqw9702
@qaqw9702 2 ай бұрын
命运如同加国一样,漂亮的让美国包养了😀
@sSuper2000
@sSuper2000 2 ай бұрын
诗和远方,俩都是好地方,也是我退休躺平的方向!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澳洲是一個退休的好地方
@vrealzhou
@vrealzhou 2 ай бұрын
澳洲其实可以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不错成绩的,,矿产和其他资源都不错,要看政府有没有远见了。初期投入难有利润,不能太指望私营企业。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
@jimzhou5381
@jimzhou5381 2 ай бұрын
这集分析得好,尤其是两国的缺点的部分。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感謝您的支持
@blankspace1126
@blankspace1126 2 ай бұрын
虽然但是意大利6000万人口加拿大4000万人口,但是08年的时候意大利GDP是2万亿美元,停滞到现在加拿大也2万亿美元了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義大利不太了解😉,謝謝分享
@user-sx3ke6yf8u
@user-sx3ke6yf8u Ай бұрын
其实是无论是GDP还是收入,西方国家的统计水分都比中国大。GDP的水分是靠把很多虚拟的非价格交易也计算进来,中国纳入这种GDP很谨慎。收入方面,中国大量私营就业或灵活就业人员的很多收入是纳不进税务系统的,也纳不进统计的。
@ZYTalkshow
@ZYTalkshow Ай бұрын
👍👍
@nillin9174
@nillin9174 2 ай бұрын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合并倒有可能G8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
@KZ-mw9th
@KZ-mw9th 2 ай бұрын
⁠@ZYTalkshow 所以说最后什么才是可接受和可持续的新能源现在还不好说。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對,人類科技都是邊摸索邊走,當年直流電和交流電的故事…😄
@highwaywu621
@highwaywu621 2 ай бұрын
澳洲情况不了解,加拿大情况要从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来看。将来二十年全球化后退和经济区域化地区化将会是大趋势,加拿大经济发展的框架重心将是北美自由贸易和CPTPP,加拿大在世界贸易中的角色也有调整,将会承接一部分从某地转移出来的制造产能,比如安省最近落地的跟大众,韩国和通用达成的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厂。这样的大环境下加拿大也某程度上需要更多的“廉价”劳动力。而廉价劳动力的增加也并不全是坏事,亚马逊Prime现在在大多地区可以做到同天到了。至于就业情况,可能每一行不一样,据我所知CPA事务所10万年薪都招不到人。。。 土豆的移民政策无疑是过激的,土豆自由党应该下台。我更多不满他脱离实际推动那种极左的意识形态上的东西。但是就算保守党上台这个经济移民政策大势头是不会大改变的。这种情况下最难受的就是那些背靠某地,家业在某地,家人在加的那些人,要及早做选择题了。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某地.......haha
@ccrr9810
@ccrr9810 2 ай бұрын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本这么多大公司依然苦逼,收入很低。只有澳洲一半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不太了解日本,感覺日本也是一個比較缺乏創新的經濟體,尤其是新興科技方面,大的創新比較少
@ary9655
@ary9655 2 ай бұрын
日本工作不犯大错能干到退休,北美从来没有职业安全一说,你花几十年学的东西,积累了一辈子的沉默成本,到你五六十岁,说用不上就用不上,说开你你开你,到时你上哪里去求职?资本家有的是靠移民靠外包来的无限廉价的人力资源。别说中老年人,年轻人现在都到处求职无门,到处找工作都靠人际关系网,你原来在国内想升官发财得靠人际关系,在北美找个正常人干的工作都得靠人际关系。
@liening6489
@liening6489 2 ай бұрын
一看就是打着滚赖在西方却时刻如牲口一样接受墙国的宣传 嗷嗷叫唤着给专制奴种畜S国洗地护短的那类丑陋到极点愚蠢到极点的贱支​@@ary9655
@user-oo7se4vp8n
@user-oo7se4vp8n 2 ай бұрын
日本物价也比澳洲便宜多了
@redpanda416
@redpanda416 2 ай бұрын
@@ary9655 还算不错啦,至少在欧美还能干到五六十岁,在中国三十五岁就完犊子了。
@user-pr5vk7hn2t
@user-pr5vk7hn2t 2 ай бұрын
加拿大统计局:我已经努力调整过失业率数据拉!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土豆:好吧,统计局你可以先出去了~~~我再想想咋办?
@user-bg7zp6jx2j
@user-bg7zp6jx2j 2 ай бұрын
加拿大如果有大企業,在美麗國旁邊應該也會被修理到變中型企業吧?😂(我沒去過北美,但我不覺得美麗國有這麼寬大的心胸可以容忍很強的加拿大在它旁邊)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謝謝,加拿大自己的產業結構問題長期存在,是因為地理和歷史文化的原因,一直跟美國經濟互補性很強,倒不是美國故意要使壞,自然進化的結果
@cristan2507
@cristan2507 2 ай бұрын
加拿大也曾經有一家超大高科技企業,它打敗了美國/歐洲的同業,做到世界No. 1,2000年時這家企業市值高達$3000億美元,可以比美任何一間美國科企。這家公司叫 Nortel Networks (前身叫 Northern Telecom,由Bell System分拆出来),我也曾經是這公司的員工,知道它的起落故事,這家公司本來是非常穩健,但給美國的企業文化及金融業帶壞了,變得急功近利,最後落得破產收場。這家公司的薪酬,說真的,我非常滿意,如果不是,我也不會由Motorola跳槽過去。 澳洲及加拿大的經濟體量,不可能如美國般孕育如此多超大企業,美國有足夠大的市場去容納超大企業生長,這是加拿大/澳洲做不到的。
@kevinmeng7585
@kevinmeng7585 2 ай бұрын
澳中关系开始紧张时的总理好像是特恩布尔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對,是2017年他快要卸任的時候,開始和中國交惡!😄
@xz1891
@xz1891 2 ай бұрын
中国政府热脸贴得恶心,到处说他是工党,年轻时信马列,媳妇儿是华人,会对中国好,,,
@ylangylang6198
@ylangylang6198 2 ай бұрын
謝謝您對於兩國經濟如此全面的分析,讓我對於加拿大的經濟狀況有了更多的了解。尤其是對於加澳兩國共同問題的分析,更是切中要害,一針見血。 當我在美國的一所大學工作時深刻地感受到國家對於科學技術方面的投資,對一個國家今後一階段的發展起到的舉足輕重的作用。美國政府為了應對蘇聯的競爭,不得不在工程,材料和物理化學等領域的科學研究項目投入巨資。我所在的大學核工廠系一位教授承接美國政府的科研項目。幾個項目獲得科研經費的餘額,除了向學校和系繳納固定比例,還有支付他自己和科研組的工資獎金之後,居然為核工程系建造了一座相當壯觀的核工程系的大樓。可見美國政府在科研項目上的投資有多麼巨大。導致了美國在核物理和核工程學方面這麼多年來一直領先於其他國家。現在美國的晶片技術和網絡,醫藥等等方面的領先地位,哪個不是美國政府催生出來的。西歐國家的科學技術和軍事工業的發展也都和那些國家在面臨蘇聯的壓力時不得在科學技術方面巨額投資有關。而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遠離世界紛爭,沒有這方面的壓力。它們對在發展本國科學技術方面寡然索味,根本不關心。有錢投資科學技術科研項目,為以後的政府做嫁衣裳,還不如多發福利,收買人心,贏得下屆大選重要。看看加拿大政府,對於北電的倒閉,邦巴迪爾飛機製造業被空客買走,根本不聞不問。對於美國資本收購本國的高科技公司和有規模的公司聽之任之。只要不影響稅收,一切悉聽尊便。在加拿大生活的幾十年,看到的都是加國企業倒閉,或者被收購,改旗易幟。如此下去加拿大想給美國做小跟班的資格能不能保得住都是問題。 澳大利亞的政體不了解。但加拿大現行的內閣製可能是最糟糕的政治體制了!不但政府可以任意提前舉行大選,而且諸如年度預算這樣一些重要提案沒有獲得議會批准就要下台,重新舉行大選。這樣的政府沒有臨時工思想才是怪事。政府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對付議案在議會獲得批准上了。一個任期四年都不知能否做得下來,哪有心思設想國家的未來?
@ary9655
@ary9655 2 ай бұрын
我怎么感觉议会压根儿就没什么鸟用?政府哪像临时工,土豆政府十足的一场灾难,都干了接近十年。这么大的灾星为所欲为没人掰得到他,我怎么感觉越来越像共产党政府?一个国家移民政策改变人口结构的重大事项都没有议会审核约束,政府的移民部门想怎么定就怎么定,今年收50万,那明年收1000万呢,是不是也没人管?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您的這篇分析非常有見地,置頂!🙏
@cristan2507
@cristan2507 2 ай бұрын
提前大選在英國,澳洲,新西蘭都是可以的,如果政府的財政預算給否決了,也是要下台的,澳洲也是。問題不在議會制度上。
@ylangylang6198
@ylangylang6198 2 ай бұрын
@@cristan2507 我打錯了,應該是內閣製。 覺得還是美國的體制更穩定。 你看無論是川普政府還是拜登政府,從來不怕預算案無法過關。你不通過預算我就關門。我一關門窮人的福利金就發不了,社會就會發生混亂。人們會把一切憤怒都發洩到反對黨的身上。政府還能因此而撈到選票。所以一旦政府和議會在預算案上發生爭執,議會比政府著急。
@cristan2507
@cristan2507 2 ай бұрын
@@ylangylang6198 英國,澳洲,新西蘭都是行內閣制的國家,最大政黨的黨魁做總理,其他部長由當選的議員做。差不多所有君主立憲制的國家都是這個制度。行共和國體制的國家會有總統,有些總統是實權(美國/法國),有些是虛位(德國/新加坡)。 所以加拿大的問題也不一定是内閣制做成的。 每個國家也有自己的問題。不是容易講得清楚。
@telguangdong
@telguangdong 2 ай бұрын
加拿大有pornhub,非常伟大的高科技公司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我平時都不看這種網站的,對了,這公司是幹啥的?….
@WangStacy
@WangStacy 2 ай бұрын
@@ZYTalkshow 🤣🤣🤣🤣
@xz1891
@xz1891 2 ай бұрын
​@@ZYTalkshow前4个字母
@user-xt3ip3ff9o
@user-xt3ip3ff9o 2 ай бұрын
@@ZYTalkshow同问😄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我太纯洁,咋整?
@bbc2630
@bbc2630 2 ай бұрын
Canada will also be the worst performing advanced economy over 2030-2060 Unfortunately, the next decade is not an aberration. The same OECD report projects Canada will also post the worst economic performance among advanced countries over 2030-2060, with real per capita GDP advancing by just 0.8 percent per annum (Figure 2a). In other words, Canada will be dead last not only for the next decade, but also for the three decades after that. What’s driving this? Once again, the OECD finds that Canada’s prospects for real per capita GDP growth over 2030-2060 are poor because of low expected growth in output per hour worked (labour productivity, see Figure 2b) and a modest drag from hours worked per head of population (labour utilisation, see Figure 2c). Most notably, as Figure 2b shows, Canada’s productivity growth is expected to the lowest among advanced countries over 2030-2060.
@user-ez7kz4qm4e
@user-ez7kz4qm4e 2 ай бұрын
加国有丰富资源不愁没钱。有人说资源枯竭你就完了,但如果加国都没资源了,那么你那些工业也完了,没有原料了,要完大家是一起完的。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加國資源枯竭還早著呢,現在的問題是,我覺得加拿大躺在礦上不思進取的樣子讓人捉急…
@horizon4772
@horizon4772 2 ай бұрын
加太冷,开采成本也不低吧!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horizon4772 当然,而且现在加拿大开采的油大部分都是重油和超重油,不仅开采成本高,炼制成本也高
@bbc2630
@bbc2630 2 ай бұрын
加澳两国的产业结构、产业竞争程度及global company的数量等主要还是由各自的自然条件决定的,GDP比例是个零和游戏,资源多的国家自然会拥有一个相对大的资源产业,那么也就意味着其他产业占GDP的比例会相应下降。 当然加澳两国制造业都不发达,尤其是澳大利亚。澳洲的制造业其实从来就没辉煌过,80年代澳洲搞经济改革只要也是要改革其没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本国人就少,又远离其它富裕市场,发展如汽车制造等mass production产业注定是要失败的。加拿大因为有一些美国企业的装配厂(特别是汽车制造)所以相对还好些,但这类产业其实技术含量不高(知识产权和研发不在加拿大),无非是靠政府行业补贴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赔本赚吆喝,解决一些就业而已。 其实像澳洲加拿大这种规模的国家不应该盲目的追求大而全的产业结构,最好的策略是根据自身优势发展一些高技术、高知识含量的advanced niche manufacturing,比如说澳洲的生物科技企业CSL(全球最大的血液制品公司及第二大流感疫苗制造商)以及加拿大的小型商务客机制造商Bombardier。 两国的R&D占GDP比例都不高,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两国产业结构的独特性,加拿大的问题可能更突出些,因为她的研发比例总体趋势是在下降,而澳大利亚的整体趋势是在提高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看得出來您的知識結構非常全面👍
@bbc2630
@bbc2630 2 ай бұрын
@@ZYTalkshow 我是做金融投资的,啥都懂点,啥也不太懂
@user-oe7ux8rp9b
@user-oe7ux8rp9b 2 ай бұрын
我加你推特,好好聊一下
@user-oe7ux8rp9b
@user-oe7ux8rp9b 2 ай бұрын
@bbc2630我加你推特,好好聊一下澳大利亚加拿大
@bbc2630
@bbc2630 2 ай бұрын
@@user-oe7ux8rp9b 我没TW,就在庄老板的平台上聊吧
@SYR314Allen
@SYR314Allen 2 ай бұрын
人口太少,垄断是必然。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學習了,根據搜索結果,人口和壟斷的關係可以概括如下: 1. 人口規模與市場競爭 - 人口規模越大,市場規模越大,可能出現更多企業參與競爭,有利於避免壟斷。 - 但人口過度集中在某些地區,也可能導致少數企業壟斷當地市場。 2. 人口結構與壟斷 - 人口結構的多元化有助於避免特定群體壟斷市場。 - 如果某些人口群體過度集中,可能導致他們壟斷特定行業或市場。 3. 政府政策與壟斷 - 政府應制定公平交易法等政策,防止企業壟斷市場,保護消費者權益。 - 同時也要關注不同人口群體的權益,避免特定群體被邊緣化。 總之,人口規模、結構以及政府政策都會影響市場競爭格局,政府應制定適當政策,平衡不同人口群體的利益,促進公平競爭,避免壟斷現象的發生。 Sources [1] [PDF] 經濟學總整理講義 www.slvs.ntct.edu.tw/resource/openfid.php?id=40951 [2] 美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zh.wikipedia.org/zh-hant/%E7%BE%8E%E5%9B%BD [3] SDG 10 減少不平等/從4 大議題,看推動社會改變的關鍵少數 www.seinsights.asia/specialfeature/8513 [4] 勞動經濟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zh.wikipedia.org/zh-hant/%E5%8B%9E%E5%8B%95%E7%B6%93%E6%BF%9F%E5%AD%B8 [5] 「國中之國」 近身觀察,猶太人在美國的超高影響力 - 換日線 crossing.cw.com.tw/article/8600
@SYR314Allen
@SYR314Allen 2 ай бұрын
@@ZYTalkshow 我天,您太认真了,怪不得您的视频干货这么多。
@May_Y01
@May_Y01 2 ай бұрын
@@ZYTalkshow人口结构与垄断这个也不太赞同。加拿大号称多元化,可为什么出租和快餐都被印度三哥垄断了?我们这里A&W,pizza店,麦当劳一水的印度人。真的很惊人的程度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SYR314Allen 我查资料比较快,哈哈,主要是您的论点我听了之后觉得挺有兴趣,于是就查了一下,一起分享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May_Y01 咱们说的垄断,不是指某个行业被某个族裔垄断,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TheKjiang
@TheKjiang 2 ай бұрын
其实加拿大只要紧跟美国,其它不是问题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
@ozspace100
@ozspace100 Ай бұрын
澳大利亚的第三产业之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已超过80%,比加拿大的70%还要高,上网查一下就很清楚了,而农业仅占据2%左右,工业占据剩余的那部分,显然,这样的产业结构不是发展中国家短时间所能够做到的。
@ZYTalkshow
@ZYTalkshow Ай бұрын
感谢您的分享🙏
@AI-uv7we
@AI-uv7we 12 күн бұрын
近年澳洲的第三产业占比一直超过百分之七十,如在疫情时的2021年,在澳大利亚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2.9%、24.6%、72.5%。非疫情时的第三产业占比应该更高,因为疫情时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服务业,其它基础产业一般都可以正常运作。
@solarenergy3535
@solarenergy3535 2 ай бұрын
加拿大的失业率一直高,因为很多人从事的是季节性工作,比如渔业,农业
@bbc2630
@bbc2630 2 ай бұрын
OECD国家统计失业率标准统一,只有在积极寻找工作但没有工作(每周工作时间少于一小时)的人才会被记入分子,如果某人是季节性工人,在休息时间没有在找工作,那么他就不算失业(统计数字角度)
@solarenergy3535
@solarenergy3535 2 ай бұрын
@@bbc2630 季节工人领 EI, 算失业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你看这里面的统计口径,就有可操作的空间
@bbc2630
@bbc2630 2 ай бұрын
@@solarenergy3535 好吧
@solarenergy3535
@solarenergy3535 2 ай бұрын
@@ZYTalkshow 计算方法无法作弊,可以推迟公布,提早或延迟统计。但是执政党和反对党拿失业率说事,不是那么容易作弊的
@JtYu-mz3xm
@JtYu-mz3xm 2 ай бұрын
加拿大曾经是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与美国经济强绑定,独立性弱。但是澳大利亚和中国经济只能说弱绑定了,孤悬海外,独立性强。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嗯,赞同
@KZ-mw9th
@KZ-mw9th 2 ай бұрын
加拿大的资源的丰富性和可持续性远超澳大利亚。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嗯嗯,遠超是一定的,畢竟面積更大
@bbc2630
@bbc2630 2 ай бұрын
这个不好说吧,加拿大的石油行业成本高,利润低,而且地理位置不好,运不出去,只能折扣卖给已经是产油大国的美国,而且本身也是夕阳产业。另外就是木材。矿业资源是很丰富,但因为产矿区气候寒冷,一年只能开彩半年,没有铁路是能靠卡车,总和成本很高。 澳洲则不同,铜、铅锌、锂及稀土等都是和新能源产业密切相关的所谓critical minerals
@michaelwang5609
@michaelwang5609 2 ай бұрын
我儿子刚毕业去美国工作,工资却是我的一倍多😂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真挺开心的,这要不是亲儿子,听着得多郁闷😄
@pengallen4318
@pengallen4318 2 ай бұрын
加拿大想拼的人基本可以去美国拼,剩下都是躺平人,不是加拿大不好,是牛人很多去美国了,说明美国对人才的吸引力比以前更强了,加拿大现在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去美国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很多人實際上是把加拿大當成潤美的跳板
@Su-ym4mi
@Su-ym4mi 2 ай бұрын
“澳大利亚政府比我想得周到“😅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哈哈
@joeyxing166
@joeyxing166 2 ай бұрын
Brookfield相当于加拿大的Black Stone,是金融服务企业。博主没做好功课:加拿大是航空航天方面的科技方面强国(不是大国),只不过多数人特别是局外人只看表面文章就得出很多偏见很强的说法。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brookfield我視頻中只是提了一個名字,沒有講它🙏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您說加拿大是航空航天大國,我完全同意,高科技行業加拿大很強的,我給歸類到服務業里面去,我節目中並沒有否認,只是說比起美國來說,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創新投資還不遠遠夠,還需要加強。🙏
@manfaiku3666
@manfaiku3666 2 ай бұрын
我倒想請教加拿大的高科技強在那種?從創意,科研,軟硬件設計,工程量產,應用實踐,質量控制,項目管理,行業協作,商民間意識水平,資金支援等多個層面拆解,當下有那些是具領先地位的?我不知道,但希望是有的。
@bbc2630
@bbc2630 2 ай бұрын
@@manfaiku3666加拿大在AI方面还是比较领先的,多大在这方面就很强,但问题是基本都给老美做嫁衣了(商业化能力不强)。波音澳洲是波音在海外最大的子公司,大部分也都是收购的澳洲公司。小国家没办法,很难摆脱这个命运。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manfaiku3666 这个您不太了解也很正常,因为距离咱们普通人生活比较远,据我所知,加拿大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高科技领域具有领先地位: 1)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 加拿大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这些高新技术领域保持着优势。 2)环境保护技术 加拿大在环境保护相关的高新技术领域也有较强的实力,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3)生物技术和医疗健康 加拿大在生物技术和医疗健康领域的高新技术也有较大影响力,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4)航空航天技术 加拿大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高新技术研发也有一定优势。这个是因为加拿大经常参与美国主导的航天任务,加拿大在里面承担一定的制造和研发任务,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 5)交通运输技术 加拿大在交通运输相关的高新技术领域也有所建树。 6)汽车电子和自动驾驶技术 加拿大的汽车电子和自动驾驶技术在北美地区有一定领先地位,一些公司在这方面的研发实力较强。 总的来说,加拿大在传统优势领域如能源、环保、生物医疗等,以及新兴领域如汽车电子等方面的高新技术研发都有较强实力,在某些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aurorastormrage6809
@aurorastormrage6809 2 ай бұрын
人家祖宗搶了那麼多地,根本就不需要跟你苦民的東亞原住民卷製造業,資源稟賦好為啥要去工廠加班加點競爭呢。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那當我沒說..
@aurorastormrage6809
@aurorastormrage6809 2 ай бұрын
@@ZYTalkshow 這就是自然選擇,你也說了所有資源國都這種困境,很難改變,我們黃種人是農耕的民族,不勞動就要餓肚子,而且東亞人口自古稠密,上帝也賦予了鑽營的天賦,所以適合搞製造業。
@dicky-duck6632
@dicky-duck6632 2 ай бұрын
澳大利亞稍微有點起色的科技公司都會被美國資本用印出來的美鈔收購,澳大利亞華人對此還沾沾自喜😂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其實倒也無所謂,這種移民國家說白了,也沒有什麼民族自豪感和國家利益的意識。😄這麼想也很正常,只要老百姓生活幸福,大國競爭不參與也罷⋯⋯
@cristan2507
@cristan2507 2 ай бұрын
@@ZYTalkshow 美國,加拿大,澳洲,新西蘭都是移民國家,國家自豪感每個移民國家都有,但中國人經常强調不忘本,尋根,所以可能沒有對新國家的自豪感,覺得只是暫住。但很多移民入籍後是對國家有自豪感。就算這一代沒有,下一代會融入當地,我的堂弟堂妹自少移民美國,現在對中國文化都很陌生,說話都是英文為主,下一代更是只識英文,中文已經不會看。已經不是中國人,最多只可以叫自己為華人。
@redpanda416
@redpanda416 2 ай бұрын
澳大利亚这些年要比加拿大发展的好,因为加拿大有个澳大利亚没有的东西,小土豆。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哈哈哈😹
@bethxanadu
@bethxanadu Ай бұрын
澳大利亚左派政府上台时间还比较短,希望加拿大快熬到头了。
@ZYTalkshow
@ZYTalkshow Ай бұрын
哈哈😁,全去澳大利亚?
@JamesCheng999
@JamesCheng999 2 ай бұрын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经济都弱,但我觉得加拿大的经济发展前景还是比澳大利亚好一些的。澳大利亚的资源经济更明显,过去十来年发展快靠中国经济腾飞影响比较大,目前中国经济都不行了,澳大利亚够呛。加拿大是有工业底子,而且挨着美国,有技术又有市场,主要是经济政策没制定好,好好调整一下还是有可能变好。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对,有不少专家也是秉持这种观点,感觉加拿大的底子比较厚。
@Momomono1
@Momomono1 28 күн бұрын
@@ZYTalkshow简直胡说八道 澳洲紧邻亚太市场 中日韩几个大工业国都需要澳洲的矿产 海运价格世界最低摆脱不了 必须围着澳洲玩三国演义 一个不行另一个上 就算哥仨都完蛋 还有东盟国家 你要知道澳洲才3000万人不到 面临多少亿人的市场?南美非洲都想分一杯羹 但是距离太远费用太高
@scottlee606
@scottlee606 16 минут бұрын
能有资格做棋子荣幸吧❤
@austinl960
@austinl960 2 ай бұрын
加拿大能够选择自由党,证明这个国家的国民就是太傻太天真!物以类聚么!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谁说不是呢?不过我觉得不怪老百姓,客观地说,当年土豆刚上台的时候也有一点闯劲,在疫情之前做的还算不错,你看前几年加拿大的GDP增长就能看出来,但是疫情之后,他的几步昏招有点打击到大家对他的信心了,慢慢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越来越腹黑了,有点政客的味道了。
@lxz427
@lxz427 Ай бұрын
白左只喜欢政治正确
@bbc2630
@bbc2630 Ай бұрын
澳洲“白”吗?最新数字显示78.1%为白种人,1990年是92%
@ZYTalkshow
@ZYTalkshow Ай бұрын
最近几年,澳洲也不白了~~,随着白人出生率的下降,各个移民国家加速“黑化”是一个大的趋势!
@bbc2630
@bbc2630 Ай бұрын
@@ZYTalkshow 确实,不过澳洲情况有点不同,目前仍然有大量的英国和新西兰人移民澳洲,英格兰到目前为止仍然是第一代移民里最大的来源国
@grantourismo0109
@grantourismo0109 2 ай бұрын
加拿大基本靠移民和炒房,澳洲也是😂 加拿大已經開始移民潤回國了,以後澳洲也會這樣吧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加拿大的現在就是澳洲的未來…😄
@DH-yb3eo
@DH-yb3eo 2 ай бұрын
加拿大治安越来越差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沒錯,深有同感,不過我天天宅家裡沒有親身感受
@AI-uv7we
@AI-uv7we 21 күн бұрын
在工业化时代,加拿大地理上靠近市场,而澳洲则偏于一隅远离市场,因此加拿大发展第二产业比澳洲有优势,工业比澳洲发达。自从全球化后,工业制造业向亚洲转移,发达国家都专注于第三产业。在发展第三产业方面,加拿大的条件明显落后于澳洲。加拿大大部分地区过于寒冷,很多地方一年有六个月是冬天。寒冷的气候妨碍了人们的出行,也影响人们的消费娱乐的兴趣和欲望,人们都喜欢躲在舒适的家里,不愿意出门。这一点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重要,因为第三产业归根结底就是服务业,服务业需要大量的人流支撑。澳洲由于气候温暖,一年四季都适应外出,因此特别适合第三产业的发展。以目前正在举办的悉尼灯光节为例,其初衷就是在冬天的晚上,吸引人们来的市区消费,刺激经济。这个目的的确达到了,悉尼灯光节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灯光节之一,也为悉尼增加了数百万澳元的收入。澳洲发展第三产业的优势远不止这点,澳洲有着成千上万个沙滩以及温暖的气候,基本上每个城市每个小镇都是一个旅游度假区,人们在这里生活工作,就像在度假一样,怎不吸引人们蜂拥而至?不但亚洲人,英国人美国人都大量来到这里,很多都逾期不归,在澳洲的逾期不归移民中,别以为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其实是马来西亚英国美国。除了生活工作,人们也喜欢来这里学习。在教育产业上,澳洲突飞猛进,最近的QS大学排名,澳洲有九所进入前100,仅次于美英,而加拿大只有四所,在吸纳国际学生方面,澳洲也是仅次于美英。还有一个是总部经济。澳洲是大洋洲的大哥,很多国际大公司都在悉尼墨尔本设立地区总部,这给澳洲带来了很多的资源。而加拿大则在美国的阴影之下,很多资源反被美国虹吸而去。。。总之,发展第三产业,澳洲比加拿大有天然的优势,会比加拿大发展得更好。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第二产业的地位愈加式微,第三产业的作用更加重要,国民经济对第三产业更加倚重,因此澳洲的经济前景比加拿大更加广阔。
@AI-uv7we
@AI-uv7we 21 күн бұрын
所以说,加拿大的问题不是一个土豆的问题,而是由其本身的条件决定的。
@ZYTalkshow
@ZYTalkshow 21 күн бұрын
哈哈😄,分析的很到位👍
@HuanhuanGuo
@HuanhuanGuo 2 ай бұрын
哈哈,中国统计局的数据,你信?顺便问一句,你国内有没有房产,卖了没有?最近身边好多人回去卖房。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我國內沒有房產
@user-dh1qm9mo9n
@user-dh1qm9mo9n 2 ай бұрын
不懂裝懂最可悲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歡迎指教🙏,說錯了一定改
@Realworldty
@Realworldty 2 ай бұрын
从数字上来看,还是中国遥遥领先,遥遥领先。。。哈哈😀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是的
@user-oo7se4vp8n
@user-oo7se4vp8n 2 ай бұрын
忽悠 接着忽悠😂
@jianglao458
@jianglao458 2 ай бұрын
中国制造业体量世界第一,质量也不比加拿大弱,但播主对大陆的看法是崩溃中。从一季度的出口看,大陆GDP增长5.3%差不多。 经济发展看汇率?那为什么澳大利亚人均GDP折合成美元比加拿大高那么多?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我可沒說崩潰中哈….😄
@user-oo7se4vp8n
@user-oo7se4vp8n 2 ай бұрын
智商堪忧 这你也信?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我简单说一下,其实经常看我节目的观众都知道,我不是中国崩溃论患者,不过我对5.3这个数字是有一定的疑虑的,这个实话实说,我觉得大致应该能到4-5之间,我的根据是根据世界各大机构对国内经济的分析,不能说大家都是敌对势力吧,没有必要什么事情都从阴谋论上去看,其中有路透社对86位经济学家作了调查,取中间值,预计应该为4.6%,但是超过5,我总觉得这里面有政治任务,当然我说的也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jianglao458
@jianglao458 Ай бұрын
@@ZYTalkshow 随边开自己国家的玩笑,从来没有正面的,应该是大陆老百姓向世界展示最充分的一点。 IMF等国家金融机构都上修了对中国GDP的预期,您就不会提。
@user-li4uy6cb5i
@user-li4uy6cb5i 2 ай бұрын
廢話太多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您習慣習慣就好了,風格就是如此
@user-ud5oy6if4b
@user-ud5oy6if4b 2 ай бұрын
不知道你在讲什么。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聽一遍就好了😄
@user-xt3ip3ff9o
@user-xt3ip3ff9o 2 ай бұрын
庄野讲的都没搞明白 怎么能理解习主席的思想呢? 要多学习呀😊
@KZ-mw9th
@KZ-mw9th 2 ай бұрын
说到底,财务自由+心态好,在哪儿都舒服快乐。否则的话在哪儿都是苦哈哈。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說得很對👍
@xz1891
@xz1891 2 ай бұрын
澳加有一个重要区别,需要touch heart回答。华人的内心感受,,,公平的说,在加华人很少会受到甚至感到歧视,but same thing can't be said to 澳。我有亲自知道的例子。另外说到教育,澳人可能会蠢一点。就说在oecd里,加与芬兰好像pisa测试是不错的,而我遇到的澳国立的甚至不知道通分。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這個話題我研究一下再說
@xz1891
@xz1891 2 ай бұрын
你说这个g7或者8次序不对,g7一直存在,后来才有g8,然后又踢出去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感謝指正,沒繼續往前看G7的歷史。😄
@xz1891
@xz1891 2 ай бұрын
@@ZYTalkshow 没事
@KZ-mw9th
@KZ-mw9th 2 ай бұрын
特鲁多再差,也是加拿大人一票一票捧出来的,苦果自食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嗯,是呀,苦果自吞,我當年也投了他,所以我們要反思,要批評,要投票,要說話,用行動讓土豆知道,他在哪裡做得不好😄
@roylu1398
@roylu1398 2 ай бұрын
刚刚判下来的碾压警察无罪的事您怎么看?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被指控的这位听名字像一个穆斯林移民,而被撞死的是一个白人警官,因此这两个因素放在一起,很容易被政治裹挟,不太好处理,因此说我觉得这里面没有真相,只有妥协,每个人心中只有自己认为的“真相”。当然我个人倾向于这是一起误伤,因为我觉得被告没有动机,在老婆和孩子陪在身边的时候,故意伤害警官,而语言不通以及因为警官没有穿制服,造成误会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roylu1398
@roylu1398 2 ай бұрын
@@ZYTalkshow 可笑的是对采纳的假证词和无罪结论。碾过警察肥厚的身体,感觉是减速带,这种话都能采信。结论是没有证据警察是站在盲点被杀的,所以无罪。简直就是羞辱,那就是躺在盲点故意自杀呗。
@KZ-mw9th
@KZ-mw9th 2 ай бұрын
@bbc 2630 新能源?还是新污染和新危险?看见特斯拉售价股价齐跌了吗?看见中国因为锂电池爆燃而严控电动车了吗?兜兜转转之后,明眼人才看出来目前安全可靠的能源还是传统能源。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我觉得新技术会有一定的适应期,但是大方向还是会向这方面走。
@user-be6fz2kz6w
@user-be6fz2kz6w 2 ай бұрын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一个半死 一个 不活,差不多啦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
@hongyuzhou8935
@hongyuzhou8935 2 ай бұрын
总拿统计局开玩笑,还敢不敢回国了?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是呀,以後回國要小心,注意嘴下留德
@Sophia-ox7tx
@Sophia-ox7tx 2 ай бұрын
加拿大需要摆脱美国一点, 北美自由贸易把加拿大框住了, 加拿大不应该让意识形态蒙住, 应该多跟中国交往,
@ZYTalkshow
@ZYTalkshow 2 ай бұрын
應該的,但是對加拿大來說,和中國交往的成本太高,距離和交通成本是大頭
@user-xt3ip3ff9o
@user-xt3ip3ff9o 2 ай бұрын
加拿大很早就和中国来往了 但发现反正也要做小弟 还是找个讲法制的大哥好点 比和黑势力交往还是靠谱😊
@jimfallon3927
@jimfallon3927 2 ай бұрын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问问老百姓应该要靠谁近吧。你即便问加拿大中国移民也不见得赞成远离美国靠近中国的政策。
@haochide6500
@haochide6500 2 ай бұрын
动不动就扣你个人质,你还敢跟他交往?
Универ. 13 лет спустя - ВСЕ СЕРИИ ПОДРЯД
9:07:11
Комедии 2023
Рет қаралды 6 МЛН
Alat Seru Penolong untuk Mimpi Indah Bayi!
00:31
Let's GLOW! Indonesian
Рет қаралды 7 МЛН
Must-have gadget for every toilet! 🤩 #gadget
00:27
GiGaZoom
Рет қаралды 11 МЛН
移民加拿大解密64事件,他当时在人民大会堂工作!
29:12
56BelowTV 零下56
Рет қаралды 57 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