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停滯100年,出現兩大禁區,導致科學出現天花板?

  Рет қаралды 145,330

科学认识论

科学认识论

Жыл бұрын

为什么不确定性原理,会导致物理学出现禁区?

Пікірлер: 380
@roxzero1201
@roxzero1201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深有啟發。
@kexuerenshilun
@kexuerenshilun Жыл бұрын
感谢打赏
@lin520boy
@lin520boy Жыл бұрын
用「未知」代替「禁區」下標,你可能就不會進來了😂 有時候文字是不利於溝通的,可以暫時跳脫文字的思維,因為你理解的意思跟表達的人的意思不同,你可以說你理解到的禁區是不可討論不可涉及的,但我理解到的意思可能是危險、恐懼、難以理解的意思。 科學本就是固定且理想的條件下才能往後推導的過程,在「特定前提下」才能有「特定結果」 測不準就不能成立「特定前提」,而有變數就無法往後推導😢。 科學真是了不起!加油!近代的科學家們!謝謝影片的硬核解說
@user-zm5jx4ov9q
@user-zm5jx4ov9q Жыл бұрын
地震不科學 地震不法律
@user-zm5jx4ov9q
@user-zm5jx4ov9q Жыл бұрын
地震學用字的確出問題 引起 地震法立法亦會出問題 例如 地震不可能被預測 結果 誤導了法律立法基礎 事實 地震不確定不能被預測 同時亦 地震不確定可以被預測 然而地震法律却無法修改
@user-wo2ou3rh6d
@user-wo2ou3rh6d Жыл бұрын
宏观世界也不是“确定的”、而是确定性只在简单现象也就是热力学平衡态和近平衡态中确定的,一旦远离热力学平衡态、临界状态的涨落就不是确定的了,而这种不确定性的出现取决于系统内相互作用的因子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复杂性到达临界状态时系统就会出现函数相空间的相变,就会出现自组织选择可能的不同秩序的不确定性。
@ericinema
@ericinema Жыл бұрын
我看過關於宏觀與微觀物理講得最清楚明白的頻道 訂閱了
@chrisl4211
@chrisl4211 Жыл бұрын
可能不需要掌握所有資訊, 可能只需要掌握相關一定量的資訊, 好像我們現在都不能掌握所有資訊但有些實際控作和技術也能發展出來。
@user-yn5wg8uk2o
@user-yn5wg8uk2o Жыл бұрын
常聽說物理停滯百年,這句話很有語病,理科人不該用這種說法。雖然在相對論這樣說大致沒錯,量子力學卻一直都在發展,百年前波耳模型和六十年前夸克,一直到今日量子電腦落地,這些貢獻可說是等量齊觀,難分高低。真實歷史是這百年都是量子物理的世紀,是必要敍明的。
@kexuerenshilun
@kexuerenshilun Жыл бұрын
停滞说的是划时代的基础理论!
@user-yn5wg8uk2o
@user-yn5wg8uk2o Жыл бұрын
@@kexuerenshilun 呵~那這樣弦理論要不要算劃時代的基礎理論呢?人家只是不能實驗證明而已,和當年人們認為無法證實引力波一樣XD 沒什麼抬摃的意思,只不過是本人比較較真,有感而發而已。
@gohweq
@gohweq Жыл бұрын
@@user-yn5wg8uk2o 那么就等他证明的那天才来说事。 现在无法证明的话,就无法以弦为基础去开发下一代理论。这就是物理学停滞的原因,你走不出这个村,那么去刻画下一个村的风景也没什么意义
@user-yn5wg8uk2o
@user-yn5wg8uk2o Жыл бұрын
@@gohweq 那我就換另一種說法吧! 什麼是「基礎」理論?普朗克公式算不算?光電效應算不算?巧的是發明的這兩人都不認同量子力學。那麼量子力學什麼才是「基礎」理論:波耳模型?測不準原理?粒子系統的統計力學?還是那一堆粒子的發現?亦或是夸克理論啊? 什麼是「基礎」都講不清楚了,加上更模糊的「劃時代」那就更模糊了。就算弦理論不算,那麼夸克理論也不算「劃時代」?只因他被歸於量子力學這個大分類下?相較之下,普朗克公式和光電效應等都是解決單獨的物理現象問題而已,那他們算是劃時代? 不清不楚的定義,還是少用為妙,解不開問題就算了,還可能造成誤導。
@MusicalPan
@MusicalPan Жыл бұрын
@@user-yn5wg8uk2o 主PO的意思應該不是說標準模型夸克理論不算突破,而是它們提出的解釋還是以現有的量子、相對等基礎框架下的細部發展,簡單來說算是在一幅同樣的畫中創造出多個配角和細節補充,而PO主的劃時代應該是從更深入真相的角度去解釋這所有一切現象,簡單來說是離本質更近的詮釋和發現,而非只是細節上的補充。 所以為什麼光電效應重要?因為重點不是現象本身,而是光電效應的理論預測的成功讓我們對光有更根本更接近本質的認識,普朗克公式的重要不僅僅在於公式本身,而是暗示從能量是連續這個觀點過渡到更接近本質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 PO主說物理學停滯就在於此,我們現在的大部分發現基本上是補充舊有理論,但進一步要做更深入本質的實驗或理論就卡在一個超級大坎,這個坎要跨過眾所周知非常難,一方面是驗證弦論等理論所需要的現象的能級大大超出現在人類科技跟資源所能達到的水平,導致弦理論無法靠實驗去驗證或修正以至於成為數學上的自high,另一方面是量子理論的普朗克長度也可能已經定死了人類掌握這個尺度以下的現象的可能性。 當然或許相對於前面幾百年,人類停滯這一百年也許不算甚麼,但也不是這麼算,過去時代科學的突破大多是技術手段和思維的進步推動,還沒有牽涉到環形加速器這種只有越做越大才有新發現的錢坑死循環。 當然算不算停滯其實非常主觀,有人認為有理論提出、有新的現象和發現就已經是進步了,例如新粒子的發現、標準模型、弱電理論、量子場論等,要說它算廣義上的進步其實也沒錯的,如果以我來看,突破也有分3.6.9等,提出標準模型、弱電理論也算不錯了,至少對原子、粒子跟相互作用有更本質的認識。
@MrDD-pm7qq
@MrDD-pm7qq Жыл бұрын
非常深刻的一句话:先决认为物质决定意识,那么做到原子级别重组还是夸克级别重组才能还原意识,姑且认为原子级别重组。准确操控微观粒子,将为实现瞬间物质跨距离传输甚至生命物体传输提供基础条件。
@MrDD-pm7qq
@MrDD-pm7qq Жыл бұрын
非生命物质远距离传输将A端物体扫描并摧毁,在B端采用物质生成器读取并还原。或者利用量子纠缠边扫描边生成。
@user-it7ds3px6b
@user-it7ds3px6b Жыл бұрын
star trek裡的複製機 能把能量化為你想要的任何物質
@dumbow68
@dumbow68 Жыл бұрын
物理最让人绝望的地方还不是这个,有点物理底子的人都知道,物流只解释现象,无法探索本质。也就是总结了世界的运行规律,也能以此描绘以后会怎样,但从来不会回答为什么。所以永远永远有天花板,即便现在突破了测量限制,进入了下一级粒子的时代,也总有下一个适当的屏障。
@gohweq
@gohweq Жыл бұрын
无法突破,宏观就是900亿光年,光锥之外的信息永远到不了,永远不懂外面是什么。 微观也无法知道本质。用能量撞击质子,只要能量够大,那么又会生成孪生夸克,就无法知道本质
@Wind_of_Night
@Wind_of_Night Жыл бұрын
物理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 物理→哲學→神學 就是這套說法~
@mozarthu
@mozarthu Жыл бұрын
很明顯是錯誤的說法,科學不再像以前只解釋現象。 就如同很多人對西方醫學的錯誤印象,認為治病都只是在治理解決末端的症狀發生,實際上並非只有如此。
@cieladehielo
@cieladehielo Жыл бұрын
因为天花板之上就是四维了吧受限于三维时空的限制
@dumbow68
@dumbow68 Жыл бұрын
@@mozarthu 您可能没明白我在说什么。牛顿,爱因斯坦,波尔这些天才,毕生都在探索物理规律,也就是解释现象。至于为什么,他们甚至都没有试图去解释。为什么好端端质量,能对几乎无限远的其他质量产生引力?为什么质量可以扭曲时空?为什么量子的性质表现的如此变换莫测? 目前物理学从未有过这方面的探索,甚至根本无从下手,更别提回答这些为什么。这就是我说的令人绝望。
@masterx7803
@masterx7803 Жыл бұрын
原子级别的聚变,裂变的能量可控了,那么重组需要的能量也能收集到,工程技术还是需要一步一步来。
@jasonxie5228
@jasonxie5228 Жыл бұрын
请问UP主和各位,有谁了解马海飞其人和他提出的物质场论,及其对万有引力和相对论的评价。感觉他说的有道理,不知现今物理界对此有何看法?
@aronyang
@aronyang Жыл бұрын
這影片不太科學,生成某件物質,與操控每一個粒子,這是兩件事,不具有邏輯必然性。
@CHfromTW
@CHfromTW Жыл бұрын
這集看似簡單其實要很高的物理素養才能和播主產生共鳴,基礎知識需具備對不確定性原理有深刻感悟,描述的數學是多麼的簡潔漂亮
@user-gf4ys2hb3g
@user-gf4ys2hb3g Жыл бұрын
我同意你的觀點!
@YuanChunLiang
@YuanChunLiang Жыл бұрын
這個公式可以得知 (ΔP)(ΔX) ≥ h/4π 動量與位置成反比
@praspurgh
@praspurgh Жыл бұрын
学过大学物理的都能懂吧
@brucelin8950
@brucelin8950 Жыл бұрын
講了一堆幹話 沒什麼知識含量
@user-nk4hx7rv1g
@user-nk4hx7rv1g Жыл бұрын
真的沒那麼難懂== 講得很有條理
@arthurlin8866
@arthurlin8866 Жыл бұрын
把肉體當人的全部,就好像以為只要終端設備相同,input與output就會相同。
@user-nk4hx7rv1g
@user-nk4hx7rv1g Жыл бұрын
如果通過某些方式 找到或得到某種物質可以複製物質構造,就不用需要了解量子規律了
@dummyliug
@dummyliug Жыл бұрын
即使用萬物生成器產生一個三十歲的你,這個“你”和你是沒有關係的,就是另外一個人,只是像你而已。你最珍貴的珍寶就是你的意識,只要這個意識延續對你就有意義,也才有意義,即使換個肉體。
@HutjeSiu
@HutjeSiu Жыл бұрын
影片假設是物質決定意識 那沒毛病 雖然但是 目前我們對意識的所知只有九牛一毛
@dummyliug
@dummyliug Жыл бұрын
@@HutjeSiu 不需要知道意識如何產生,你能感覺到“我”,感覺到痛苦愉快就行了。狗不懂生物物理數學哲學,不妨礙他有他的意識。生成的另一個你和你沒有關係,因為他的感知與你無關,你不會有他的經歷經驗,就是一個“別人”。
@HutjeSiu
@HutjeSiu Жыл бұрын
@@dummyliug 影片的理論是意識由物質而來 當能生成全等的克隆體時你的意識就同時存在或轉移到克隆體上了 你還是你
@ZhongNanHai_01
@ZhongNanHai_01 Жыл бұрын
特别盼望博主解析一下手枪虾的结构如何导致了水中能量?这不就是常温下的水能量机制吗?!
@JasperO180
@JasperO180 Жыл бұрын
讓我想到 如果人的意識是存在於原子級別 那任何化學反應不就能破壞人的意識 ... 難怪古時候靈異事件這麼多 因為都是土葬,殘存的原子聚合物被破壞的少 現在都火葬 直接高溫變成其他化合物 靈魂可能就因此消失了
@twseekerry
@twseekerry Жыл бұрын
有趣的論點,給你一個讚👍
@user-jasonshen
@user-jasonshen Жыл бұрын
👍
@shipu
@shipu Жыл бұрын
我相信靈魂不滅的。 靈魂的存在與現存物理法則是不適用的。
@JasperO180
@JasperO180 Жыл бұрын
@@shipu 我也希望在我活著時有科學證據證明這點
@user-tr1pq7to3d
@user-tr1pq7to3d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有情眾生的中陰身狀態 好比線上手遊突然斷線,或卡Bug ,或只是從這個遊戲登出,再登入到下一個遊戲,還沒玩手遊時,才是清清楚楚,最接近原本如來藏實相的時刻,然后因為習性慣性的關係,有迫不及待的投入下一局遊戲中,永遠無法自拔,為了復仇,為了搶寶物,為了不真實,卻戒不斷的慾望,繼續尋找搶奪入胎再登入的時機! 久遠劫來流浪死生 六道受趣不願休息 任何手遊中定律定理,物理限制,只對循規蹈矩的玩家有意義,手遊中任何攻擊也不能傷害自性、所謂靈魂半點皮毛! 放棄對目前所謂現實世界的妄想執著, 才能恢復清凈具足、不生滅、能生萬法的真實自我!
@CPORD-ss2db
@CPORD-ss2db Жыл бұрын
Kirk: Spock, beam me up. Spock: you must have flunked in Quantum mechanics.
@magiciek
@magiciek Жыл бұрын
有那種 人類世界 其實只是 更高次元文明中的 微觀世界 這樣的理論嗎? 蠻想聽的
@shipu
@shipu Жыл бұрын
我也這麼認為。 其他次元太大而看不見,或是太小而看不見。
@ibn5100_sg
@ibn5100_sg Жыл бұрын
一個宏觀物體,其構成的材料還是這些模糊的粒子,那要複製,就不用確定所有內秉屬性了吧,反正原本就是模糊的
@Wind_of_Night
@Wind_of_Night Жыл бұрын
一個概率,直接當作整顆球看待就好,反正裡面怎樣跑都跑不出這顆球的範圍。呵呵
@user-nu9er2gy6k
@user-nu9er2gy6k Жыл бұрын
@@Wind_of_Night 你想到的,那些頂尖科學家也都想到了,然而一百年過去了。呵呵
@IN9599
@IN9599 Жыл бұрын
就是那份模糊複製不了
@user-eb7xw6iq6q
@user-eb7xw6iq6q Жыл бұрын
我认为,微观世界的规律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之所以宏观世界有物理规律可循,只不过是因为太多的粒子构成了阻力,阻力愈大,规律性俞强。所以反过来看,要想操纵粒子,就需要人为的加上阻力。
@yedemon
@yedemon Жыл бұрын
能重组之前还得发明一个类似静置舱一类的东西··· 不然想想过程都挺可怕的,除开能瞬时完成重组···
@frankchang436
@frankchang436 Жыл бұрын
與其說萬物生成器, 不如說生命生成器. 這才是科學的天花板. 物質與生命間的鴻溝是人類無法想像的, 遑論生成一事!!!
@HolyLionProphet
@HolyLionProphet Жыл бұрын
宇宙中的生靈總是慾望大於能力
@dicky9707
@dicky9707 Жыл бұрын
频道主辛苦你了,评论区有些人还在迷信,要解释科学,科普真不容易
@dessertwang6430
@dessertwang6430 Жыл бұрын
难道相信世间的物理定律不是一种迷信吗?让思维停止发展?
@aaaa5658
@aaaa5658 Жыл бұрын
差別在於科學能證偽
@user-uj9bb5gb1z
@user-uj9bb5gb1z Жыл бұрын
你以為事事 科學 就不是 迷信? 連迷信這個詞都不懂
@wanderingpoetinvoid
@wanderingpoetinvoid Жыл бұрын
迷信=瘋狂迷戀自己所相信的事物,並且拒絕一切質疑自己所信事物的言論。
@wanderingpoetinvoid
@wanderingpoetinvoid Жыл бұрын
@@aaaa5658 人類沒有證偽的能力,人類是自以為能證偽,經典例子就是宏觀物理"定律"不能適用於微觀,人類以為是"定律"的東西其實也不是"定律"。
@stephensu4371
@stephensu4371 Жыл бұрын
STC 標準桿製造模板
@masterx7803
@masterx7803 Жыл бұрын
幼年可以轻松拆掉钟表,成年也会装好一个钟表
@baureliano4795
@baureliano4795 Жыл бұрын
关注了
@user-ud6qg4co1i
@user-ud6qg4co1i Жыл бұрын
一切法從心想生 心觀察了 就有了宇宙 心停息了 一切不生不滅
@LIN-FONG
@LIN-FONG Жыл бұрын
最大的上限是維度,低維生物無法認知更高維的時空,高維生物有權限輕鬆的創造及破壞低維時空,宇宙一定會給我們一個研究的上限,到達了必將滅亡,一切重頭,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學會升級維度,但目前沒有實例
@mytubexxyxyz
@mytubexxyxyz Жыл бұрын
如果 我們所在的世界是虛擬的。 我們腦中的意識是被程序化的。 這一切就都合理了。
@user-jk4mb1fg9s
@user-jk4mb1fg9s Жыл бұрын
量子力學=煉金術 打開真理世界的大門
@yanbol0514
@yanbol0514 9 ай бұрын
量子物理发展到极限,也许会在现实世界中开发出真正的传送门!
@user-sq1xq5wz7g
@user-sq1xq5wz7g 8 ай бұрын
人類最厲害的就是想像 , 這就是為什麼500年前跟500年後 科技水平會差這麼多的原因 , 有時候一些難題 最後還是得靠想像 , 就像愛因斯坦 他的一些想法也是 他死了之後才被證實 .....接下來的物理世界的確只能靠想像去解決
@user-bi8ev8gk4j
@user-bi8ev8gk4j Жыл бұрын
可能是场的表现不同,而空间就是场的集合
@tsdz2008
@tsdz2008 Жыл бұрын
阿弥陀佛!
@nick1028....
@nick1028.... Жыл бұрын
阿門
@user-zo3hd7kq7i
@user-zo3hd7kq7i Жыл бұрын
重組將會產生新的你,但他卻不是你....
@ztan5
@ztan5 Жыл бұрын
想知道物理学 人类目前的认知的前沿 😄
@user-tv8hg9ip8g
@user-tv8hg9ip8g Жыл бұрын
如果,我没死,再复制了原子,那么,我还活着,他也存在,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ahlaikimo
@ahlaikimo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不能用「禁區」這一詞,會讓人誤認為是某些人所以設定不能探討的範圍。 還有就是,物質決定意識這個理論也不一定正確。影片中說可透過掃描人的所有物質重新複製出相同的人。 但現在就有一個疑問了!如果原本的人還沒死,又有人透過複製創造了一個新的複製人,那誰才是真正的那個人?同樣的,如果一次複製出了10個人呢?
@deusvult5464
@deusvult5464 Жыл бұрын
後面的問題,其實就是跟哲學或宗教信仰有關了。 純科學的角度,根本不會煩惱你說的問題。 就像是蘋果就是蘋果,沒必要糾結哪顆才是第一顆蘋果。 當認為意識也可複製時,也就代表著個體沒有主次之分了。 我們之所以要延伸探討複製人的人權等等問題,就是因為普世價值認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其原因就在於"意識不可複製"。 可以在基因上克隆一個人,但其意識(或者玄一點的靈魂)還是不同的。 P.S. 雖然以物質論來說,大腦被完美複製,那應該性格和思考方式等等神經連結也要一樣才對。 但這些論點已經很難歸類為物理甚至科學範疇了。 畢竟心理學而腦科學基本上還處於幼年期,一堆問題還沒弄明白,怎麼可能解答這類終極問題呢?😂
@mozarthu
@mozarthu Жыл бұрын
確實有很多人不想讓某些領域被研究或討論,因為會撼動、推翻他們所相信的那些東西,歷史上就有許多這樣的事情,現在仍然在進行著。只要科學有甚麼新發現,他們就會趁機跳出來作亂。
@df140
@df140 Жыл бұрын
既然你要掌握一切訊息,這包括無限浩瀚粒子訊息、結構訊息、組合訊息與因果訊息,才能重塑宇宙本身、完整的你、乃至是意識,那麼,為什麼不能反過來想? 就像什麼東西才能完備模擬真實宇宙? 也就只有宇宙本身 回頭是岸
@whpured
@whpured Жыл бұрын
模拟真实的宇宙需要完整的大一统物理理论,加上充足的算力和能源….需要的前置科技大约就是完善的量子理论、量子计算机和可控核聚变了吧,乐观点没准一百年就搞定了呢😂 到时候估计人类的科技就能接近制造这个宇宙的高次元文明水平了,甚至我们也可以自己开一个宇宙进行模拟,然后跟下面的人学,这才是科技爆炸
@gaiya228
@gaiya228 Жыл бұрын
不是光速跟暗物質嗎
@user-fj4zg2nw4j
@user-fj4zg2nw4j Жыл бұрын
本篇的無法解釋的現象是把本宇宙的能量當成可以由自己所設定的溫度自由定其上限與下限,大霹靂的高溫達10^23°C,而本宇宙的物質在其下百億度形成的,所以本宇宙的所有物質不管大尺度還是微觀相對原始宇宙而言都是極高溫,高溫使粒子或物質的動能增加,不利於自然結合,大霹靂的高溫產生了電漿再降溫生成氫原子,這是科學家主動造假而令後輩盲從,阻礙研究微觀粒子活動的正確思路,因電漿是氣體以高電壓形勢下造成的離子化現象,而今將其置於前就有倒果為因的錯誤在,這樣就使的夸克、質子與中子的形成方式非常尷尬,如何將基本粒子組合成夸克,再讓夸克膠合成質子與中子,且這些最高能量的粒子卻安分的居於相對低能量的原子核中,因為大霹靂是主流,誰敢違背呢?明知不實確又無力反駁,一代傳一代就此將物理研究帶入死胡同! 從黑洞長大是由於踫撞融合的事實使推翻這個假說露出了曙光,黑洞踫撞是由於相對運動的最終結果,踫撞時動能就停止所有的能量都轉化為熱能而被鎖在體內,黑洞質量越大其內部溫度越高,到了內部能量大過內聚力就會自爆,因此黑動的質量有其上限,反向思維則黑洞質量越小,則其所處環境空間溫度越低,當黑洞的組成單位最小質量為光粒子的能質粒子時,所處的空間為宇宙零度的原始宇宙,以大霹靂的高溫減去百億度的本宇宙的物質界,則原始宇宙在本宇宙下10^22°C,在此低溫環境下只要10^-27焦耳的能量就可以凝結成一顆能質粒子,因過飽和狀態使粒子間以無距離的方式結合成粒子個體,也使的粒子個體的密度無限大,個體有重力形成引力再得到相對運動,最終是相撞融合成較大粒子個體,如此反覆進行到自爆前一刻有大大小小的黑洞系統繞其運行,並有能質粒子遍布整個原始宇宙,這就讓大霹靂發生時有了高溫能量與低溫能質粒子互作質能轉化產生了光粒子、原始粒子與暗物質,因擴張時持續與能質粒子作用降低其動能,使原始粒子間的極性發揮效應結合成較大粒子個體,經長時間後原始粒子濃湯中充滿了夸克、質子與中子,這三種位於原子中心的物質是在+-20億度間形成的,本宇宙的能量過高是不會形成的,所以大霹靂學說無法解釋的原子內部形成的原因就是這樣!
@user-nm4cd8wt2u
@user-nm4cd8wt2u Жыл бұрын
有興趣的可以看 SOMA 活體腦細胞
@showgirlJP
@showgirlJP Жыл бұрын
大概再給人類一百年的時間 人類發明的ai就會幫助人類掌控一切
@user-pk2uy6ls4n
@user-pk2uy6ls4n Жыл бұрын
AI也是模仿人類來學習東西 不能百分之百確定沒問題
@edmundfung2270
@edmundfung2270 Жыл бұрын
@@user-pk2uy6ls4n AI具備創造力的。並非模仿這麼簡單,只是模仿的話也不需要訓練AI了。其次AI的特色之一就是可以預測未發生的下一步。同時AI的學習速度和記憶力都不是人類能媲美的。未來的AI犯錯機率應該比人類還低吧。至少最近幾年在某些領域已經是這樣了。
@Afterparty-King
@Afterparty-King Жыл бұрын
粒子为什么会存在
@user-bd8wh7np2d
@user-bd8wh7np2d Жыл бұрын
意识和物质本不是同一种东西…意识决定物质才是成立的…
@yuegao2016
@yuegao2016 Жыл бұрын
或者说我们无法理解同时看到硬币的两个面。。。😉😛
@pulinzhang836
@pulinzhang836 Жыл бұрын
最后那个单味儿暴露了😂
@user-mt9lv5bb9b
@user-mt9lv5bb9b Жыл бұрын
我想,關鍵是世界的秩序契約。
@user-gx1rr6st1q
@user-gx1rr6st1q Жыл бұрын
学佛人的春节,是和智慧在一起度过的。 用智慧过新年,因为我们看得到未来, 所以我们的心情不会被人间的烦恼所控制。 * 只是 分 享 善 言
@jefflovenc
@jefflovenc 9 ай бұрын
星光-。-
@scottie2475
@scottie2475 Жыл бұрын
萬物生成器,還真是科幻片看太多,要如何製造強力,把任意中子與質子結合?光是氫融合都快搞不定了。
@user-kf4md5hq3x
@user-kf4md5hq3x Жыл бұрын
想突破瓶颈至少先跑赢光速。😂
@yutaojiang3052
@yutaojiang3052 Жыл бұрын
物理学中的电子湮灭实验的一个重要结论是电子和正电子是由电场构成的。这就说明粒子是由场构成的,宇宙构成于电场。但人的思维一直没在这个方向上。电场的稳定结构是环状的(道生一),后来在运行中发生了扭曲出现了相对稳定的辐射状结构,由于电场的方向性,这种结构有两种,方向向内和向外,两者组成一致,但性质相反,被称作阴阳,就是正负电荷粒子(一生二),双鱼图代表的就是这个意思。后来出现了光子(二生三),正负电荷粒子,加上光子共同形成了宇宙的粒子部分(三生万物),道德经讲的是宇宙由场态向粒子态转变的过程。是自然学,和现在的自然科学一样。被后来的人胡乱解读。电场没有固定的形状,所以在形成粒子前的宇宙被称作混沌。粒子是有固定形状的。万物出自有(有形,粒子),有出自无(无形,场)。讲的简单明了。佛经里讲”地(固态粒子)水(液态粒子)火(光子)风(气态粒子),本性圆融“说的就是世间万物均来自于一种圆的相互融合的东西,这不就是环形电场吗?道德经,佛经,圣经讲的是同样内容。宇宙构成于永恒存在的电场,一部分电场形成了粒子。粒子形成了万物。 由于检测不到场,所以误认为宇宙是粒子构成的,于是有了,量子,大爆炸之类的理论。当看到量子纠缠时就懵了。实际上宇宙中万物一直都是连在一起的,只是你看不见中间链接的东西。量子的感念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在研究粒子时,你可以忽略粒子外围的场。但在讨论宇宙的组成时,是不可以的。相对论完全混淆了时空和物质之间的关系。时空和物质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爱因斯坦讲的时空实际上是场在起作用。爱因斯坦的理论整个是错误的。但人可以利用时空代替常来计算,有些结果是对的。
@user-tr1pq7to3d
@user-tr1pq7to3d Жыл бұрын
光子沒有波粒二相性,是互旋糾纏的光量子 開車時的科學新發現, 光量子其實是兩個旋轉成對的虛粒子! 一個光子或光量子,是由兩個旋轉成對的虛粒子所組成,,光的波長與震動的擺輻,就是互旋的糾纏態光子其中的互旋直徑與互旋速度! 直徑決定光量子是粒子態,或是波態,這個發現可以得到諾貝爾獎~(⁠ ⁠˘⁠ ⁠³⁠˘⁠)⁠♥~~ 光如果是波, 則需要(以太)當作傳遞的介質。 可是宇宙是相對真空,並不存在 [以太 ] 這種虛擬的界質,例如水波的傳遞需要水當介質。 光如果是粒子,就不能在單,雙,三~多狹縫後,產生干涉條紋。 也不能用三稜鏡來分裂白光產生多彩的顏色,單一光粒子能分析出顏色,用肉眼就能證明光不是粒子! 人類文明的新奇點! 轉折點! 就是無法理解波粒二相性, 用兩個手拉手互相旋轉的光量子, 用旋轉的方向、角度、圓周、直徑、速度產生的不同糾纏態,與互旋圓直徑接近0時坍縮的表徵態, 就能解釋目前物理學盲點! 也能統一宏觀世界的相對論與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 甚至能套用在所有的上、下、頂、味、各種夸克, 與大型對撞機產生的奇異粒子或上帝粒子,都能圓滿解釋,連超弦理論都能滿足。 還能解釋大統一論的質空能時,是如何的4項等價互換。 創世方程式: m×S^2=e×T^2 ≈==================== 重力也不存在、 沒有萬有引力這種東西! 可稱空間壓力或空間浮力 例如水中空泡排開水後,水淺的壓力小,水深壓力大,造成的上浮!空間幾何亦是如此, 沒有質量佔有的的普朗克空間洞是等壓 被質量排擠的負空洞密度高,壓力變小,造成的空間浮力。
@user-rr8tw5hl1y
@user-rr8tw5hl1y Жыл бұрын
科学家们对宏观和微观的认识是刚好相反的,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并不是确定的,微观粒子的反而是确定的稳定态。
@user-om6xv7yi6q
@user-om6xv7yi6q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根本不需要萬物生成器這麼麻煩,人類認知的極限來自於感知,就像一個盲人雖然通過其它人的描述可以對光有模糊的認知,但因為缺乏對光的感知,所以他永遠無法對光有正確的認知,普通人類也是這樣,人類對於小到一定程度的細微事物是不具備感知能力的,也就是說不需要做到原子或次原子級別的實物,只要讓人的感知誤以為自己感受到就行了。 一樣舉盲人的例子,盲人之所以感知不到光是因為眼睛壞了,但處理光和顏色部分的腦細胞可沒壞,所以只要對相關的腦細胞給予特定的信息刺激,就會讓盲人有一種他能看見了的錯覺。 普通人類也是,只要在感知科技上下功夫,重建人類的認知是輕而易舉的事,甚至可能開發出超越感知的能力也說不定呢!
@user-vipchinv
@user-vipchinv Жыл бұрын
时间是什么,空间是什么,万物之内是什么,宇宙之外是什么
@user-ry1cy7ud1y
@user-ry1cy7ud1y Жыл бұрын
即便還原30歲的我,那個我也不再是原始的我,原始的我已死
@The_Senorita-In-the_Dream
@The_Senorita-In-the_Dream Жыл бұрын
過於微觀根本沒有意義 過於瘋狂近似愚蠢
@WENRUAY
@WENRUAY Жыл бұрын
我十分認同本集的看法
@user-jp9sj4el6s
@user-jp9sj4el6s Жыл бұрын
不是不行⋯ 也並非不確定⋯ 而是方向跟認知差異而已⋯ 答案⋯其實就在身旁⋯。 記得沒錯的的話⋯ 在某個古文上曾有記載⋯。 古人可以⋯ 現今文明卻不行⋯ 到底是退化⋯ 還是進步⋯。
@pchp3730
@pchp3730 Жыл бұрын
那稼接植物呢?一植物不只一種水果吧
@user-xt7sh6ut1s
@user-xt7sh6ut1s Жыл бұрын
淦!科技被鎖死了
@AllenKuokwyshell
@AllenKuokwyshell Жыл бұрын
萬物生成器顯然不切實際!因為量子的不確定性質讓我們可能永遠不可能重塑一模一樣的物質集合。再者,同時、相同、一樣等等觀念在微觀世界似乎也不可行。因此打造出相同物質可能性幾乎可以說是難上加難。因此,換個角度去思維重製這個問題,比方重製一台電腦,我們除了生產相同的硬體外,我們如果能被備與轉移軟體資料,一樣能完成再製的程序。但是這個物體就只是個複製品而非原本的物質了。物質決定意識論,這個論述或許為真,因為再複製羊的實驗中,人們似乎可以透過基因工程,不斷地創造出複製胚胎。胚胎本身或許就已經具備所有成長生命體必須的所有要素。只是問題在於意識的技術含量是在原子等級或是更小的尺度,這一切就不得而知了。
@chan-wq1kx
@chan-wq1kx Жыл бұрын
可以重組代表你會被控制 都說粒子難以掌控 就跟人類的情感思想每個人都不一樣 如果你被掌控了要你變成甚麼人你就是甚麼人 你願意嗎? 最慘的可能就像螞蟻的工兵 你也不會在這裡發文
@user-vr4os4dy5w
@user-vr4os4dy5w Жыл бұрын
神創論的盲點是什麼創造了那個創造神?這個問題可無止境的的疊加。
@user-hu1mc3lm5i
@user-hu1mc3lm5i 2 ай бұрын
错误的认识,来自对现象进行描述的渴望,进而容易让心灵满足于肤浅
@user-ij8yo8td7g
@user-ij8yo8td7g Жыл бұрын
生成物質真的不是一個重點 操縱物質也沒意義 量子物理的意義不是去精確知道物質的行為 而是世界運行的本質 你今天精確地知道了一個粒子的資訊 那是要用甚麼方式來判斷這顆粒子的未來? 量子力學明顯不適用所以用一般的力學嗎? 量子這種東西本來就不能確認在空間中的資訊 它是一種超越三個維度的東西 很多一般現實中的絕對論都不存在在這個領域 像是物質有波與粒子的性質這件事在描述上本身就是錯誤的 它在被觀測前是不存在任何性質而不是未知 在被觀測後有幾個根據觀察方式產生的規律 這些規律會讓你只能確認這粒子的幾個特定的性質 像是位置/動量、能量/時間等... 事實上這就算是不確定性原理在現實中的表現 這原理基本上就是量子力學的根基 就跟牛頓運動定律的第一項一樣 它是一個對宇宙準確的描述 是一種不可違反的鐵則 總之我認為這部影片看好玩的就好 我以前也會這樣被騙 但如果有因為這影片想深入理解量子力學的人的話 建議看完把內容忘了然後去找費曼或吳大猷寫的講義 那會讓你知道量子力學並非只是數學推導 而是一個假設完備 有理有據的一個理論 甚至還會讓你對這世界改觀
@user-ct6bs7rc3o
@user-ct6bs7rc3o Жыл бұрын
所以 這個世界 根本是 虛擬的 你我都只是這個遊戲的NPC
@vincentlin9350
@vincentlin9350 Жыл бұрын
不虛不虛, 但最基礎下是模糊的, 目前不得其門而入.
@gohweq
@gohweq Жыл бұрын
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不说也罢
@user-ql4yj4qj8h
@user-ql4yj4qj8h Жыл бұрын
探到最後可能會碰到一些無法證偽的東西,就像數學最基本的幾條公理我們也只能相信而無法窮問下去,因為會陷入永遠可以創造新的公理來解釋上一層假設的迴圈裡。或許人類永遠無法用系統內的東西衝破系統之外來了解系統本身和全貌~
@ibn5100_sg
@ibn5100_sg Жыл бұрын
存在即真實
@user-zm5jx4ov9q
@user-zm5jx4ov9q Жыл бұрын
地震法律才是天花板
@fpn12099
@fpn12099 Жыл бұрын
3:43 這是鋼之鍊金術師了吧?
@Wind_of_Night
@Wind_of_Night Жыл бұрын
萬物取自能量,只要有足夠的機器設備,都能進行轉換。 鋼鍊的理論是真實的,不過不太現實就是【實現的可能性】。
@marcusx5319
@marcusx5319 Жыл бұрын
低纬度生物的认知的限制
@jimmyzjm
@jimmyzjm Жыл бұрын
重新生成的三十岁的我,是另一个人。
@YorkJong
@YorkJong Жыл бұрын
天花板不是因為被智子干擾微觀世界的實驗嗎?
@nick1028....
@nick1028.... Жыл бұрын
有想過未來人類可以用3d打印技術直接打印出食物,原料就是空氣中的元素
@iamconor8768
@iamconor8768 Жыл бұрын
Sign..
@iamconor8768
@iamconor8768 Жыл бұрын
Oops Wrong typing
@iamconor8768
@iamconor8768 Жыл бұрын
I actually mean ‘sigh…’
@iamconor8768
@iamconor8768 Жыл бұрын
Do u actually know what kind of elements are in air?
@nick1028....
@nick1028.... Жыл бұрын
@@iamconor8768 C、H、O、N 就能組成碳水化合物跟蛋白質了
@user-vz8lc5fb1y
@user-vz8lc5fb1y Жыл бұрын
量子政治,我们要跟它斗
@isagirl9319
@isagirl9319 Жыл бұрын
需要跳出现有维度解决问题
@chrischris-oq1wl
@chrischris-oq1wl Жыл бұрын
沒錯 你的想法很正確
@hammenbobo
@hammenbobo Жыл бұрын
既然都能組建原子了 為什麼不直接中子質子重新組成這樣就可以靠某些重元素或者氫氦來組成一切物質
@irisleonard6469
@irisleonard6469 Жыл бұрын
因為事實上並不能組建原子,除了容易自行裂變的放射性物質外,組建原子本身就仰賴對普朗克領域以及希格斯粒子的認識,否則所有粒子包含你所說中子質子及電子的生成都是天方夜譚
@hantuun
@hantuun Жыл бұрын
既然评论区里某些人这么喜欢咬文嚼字, 玩文字游戏, 没问题, 正好有时间来玩一下, @自己看视频 的原帖 "物理最让人绝望的地方还不是这个,有点物理底子的人都知道,物流只解释现象,无法探索本质。也就是总结了世界的运行规律,也能以此描绘以后会怎样,但从来不会回答为什么。所以永远永远有天花板,即便现在突破了测量限制,进入了下一级粒子的时代,也总有下一个适当的屏障。", @自己看视频 的原帖 "物流只解释现象,无法探索本质", 这也是对播主的曲解, 播主之前那个哲学节目里的意思是 "物理只描述现像, 无法解释现像", 还有那个 @艾伦 把播主之前做的关于哲学的节目里 "现像界 和 物自体界" 的说辞也给扯出来, 以为符合话题, 以为可以用哲学来玩降维打击的把戏, 好像这样确实是完美符合你们的文字游戏玩法? 再说一遍, 人对世界的认知是有层次的, 对世界的 现像 规律 的 发现 寻找 归纳 总结 演绎 推导 运用 也是有层次的, 这个毫无意外! 也不难理解! 演化几十上百万年的漫长里, 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如果没有环境压力, 如果没有个体随机突变的优势偶然成功蔓延到群体, 可以说 停滞也是常态! 不仅人如此, 动物也是如此! 所有生物都是如此! 何谓层次, 无论千人怎样千面, 地球生物对环境的认知的方式的层次就是这么个框架: - 基底层, 生物演化的基因层面决定的和自然环境的互动方式. 这里面又可以分很多层次, 生物直接利用细胞内外电势差和环境互动, 演化出更复杂的基于电信号刺激的声波的互动, 光线互动, 触觉互动, 等等, 懒得分了, 反正就是生物和环境的互动方式的演化, ... 这些, 人和所有生物对自然环境的认知都是一样的原理, 都是基因赋予的, 不需要自己主动 学习 研究 发现 总结 的, 个体差异只在某个具体能力的熟练度和极限程度的区别而已, - 自然材料层, 直接利用自然界现成材料, 拓展自己与环境互动的能力, 所有生物都会. 事实上 基底层 也是使用了自然材料的, 只不过是分子级别的使用, 而这一层是宏观上的使用自然材料, 即不是把自然材料融入到自己身体里, 而是作为体外的工具, - 粗糙工具层, 简单加工自然界现有的材料, 猩猩, 章鱼, 海豚, 乌鸦, 燕子, 大象, 猫猫, 狗狗, 人人, ... 可以说几乎所有生物都会, 甚至低等生物昆虫都可以出没在这一层, 这一层和之前的层也有 基底层 参与甚至决定, 所以存续时间可以相当漫长和停滞, - 改造工具层, 大自然有一些自然的造物, 可以被拿来作为一些工具使用, 满足和实现一些功能, 比如坚硬岩石被某些原因切削成碎石薄片, 长骨 被泥石流砸碎后可以吹出声音, ... 但这些事物都是偶然的稀少的, 主动制作它们, 制作过程本身, 就是和自然的互动, 和材料的互动, 制作完成后, 使用工具的过程, 就是和工具的互动, 和工具的受体的互动, 和自然的互动, 这是成体系的工具, 是利用外部事物和环境进行系统的互动, 而不是 零散的 漫步的 任意的 随机的 非系统性的互动, 从这一层开始, 马后炮来说目前只有人类可以了, - 创造工具层, 自然界不存在的事物或事物组合和结构, 弓箭, 自然界包括生物体内都存在有弹性的事物, 但没有弓箭, 这一层之后, 能不能出现科学, 看造化吧, 人类在各个地区的各个群体, 技术 工艺 都是普遍存在的, 都是可以认知到和发展出来的, 但能发展和上升到系统的科学层面, 并不是普遍现像, 甚至都不是必然之路, 出现科学的可能性也就比地球出现智慧生命要大一点吧, 肉身肉体的能力总是有限的, 要更广泛深入的认知世界, 甚至改造世界, 就必须借助工具, 但人们发明工具, 不是为了高端的认知世界, 改造世界, 而只是为了生存和生活的实用主义而已, 尤其是在现代科学诞生之前, 现代科学诞生以来, 才有足够多的人在足够多理性的层面去发展各种认知工具, 不断拓宽人类认知的边界, 几百年的发展超越过去几千年任何一个时代, 虽然今天有更多的利好条件去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的所谓战略理性, 但实用主义的理性仍然是占主流, 这也是更合理的路子, 而绝不是什么虚妄的说大话, 喊口号, 科学的出现, 马后炮看, 必须是建立在 高效的实用主义, 充分的竞争, 频繁的交流, 多样性, 不同地区差异化的发展, 又不会被单一化, 又仍然能频繁的交流, 频繁的接触到新奇特, 这样的背景条件, 只有在商业文明发达的地区包括周边地区, 才能保证同时拥有这么多变量, 除了欧洲, 其它地区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欧洲也要除了东欧, 东欧是四战之地, 又是大农业区, 中东勉强可以, 但环境支撑不了大规模农业, 供养不了大量人口, 更重要的是集权极权思想和文化流毒流弊太深远, 逐渐失去了多样性, 而且是也四战之地, 中国? 诞生科学? 中国, 东欧和中东的杂揉? 呵呵, 更废物! - 大农业区, 几乎全是韭菜, - 几乎没有商业, 士农工商, 人人喊打, 痛打商贾🐶, 盐铁垄断几千年, 商业玩的转的都在边疆边境, 无论是西北, 还是东南, 最多勉强再加个东北, 而且东南和东北都是最近 1000+ 年才开始玩的, 无论哪个方向, 都是外人主动走进来, 不是相反, 外人走进来后才拖泥带水带出去一点东亚本土人在附近周边小打小闹活动一下, 郑和下西洋? 造船技术 航海技术 地理知识 谁的? 欺负一下附近周边的东南亚就得了, 何况当时得东南亚早就被印度波斯中东文化洗礼近千年了, 才有了自宋以来的中国东南的商业繁荣, 即便是这样的繁荣, 收益者在整个当时整个中国范围内也是少数, 大量的人口对此一无所知, 更不用扯接触和交流了, 而且就算从外部获得再多, 在文化上也是看不起外邦蛮夷的, 这就从根子上决定了中国的走向, ... - 手工业, 大量优秀的都是官家的, 宋才开始成规模流落民间, 明清才达到巅峰, 即便如此, 官家的仍然有足够的话语权, 自古以来很多技术和物产都是外来的, 工艺技术都是奇技淫巧, 雕虫小技, - 大一统信仰, 追求整齐划一, 政治高于一切, - 所谓的 "和平年代" 里, 非正常死亡数量可以和改朝换代, - 外行指导内行, - 行政人员多如猪毛, - "抛开事实不谈, ...", - "大是大非面前, 讲什么科学, ...", - 已经是科普界顶流之一存在的李永乐之流大行其道, 都能科普疫情和防疫了, 今天回看他三年前的节目呢, 中国诞生科学? 做梦去吧, 这么多神棍还等着分食蚕食呢, 弓箭 车轮 可以多地起源(实际上并没有), 但科学不是, 现像是分层的, 本质也是分层的, 现像自不必多扯, 本质? 本质 是个什么东西? 自古以来, 人们使用 木头 的过程, 了解到了 木头 的本质了吗? 不了解的时候, 无法利用使用木头? 了解一点的时候, 可以利用使用木头吗? 只了解一些和自己使用木头的目的相关属性的时候, 可以利用使用木头达成自己的目的吗? 远古 上古 中古 近古, 不同时期的人们了解到了 木头 的本质了吗? 不同时代分别了解了多少? 影响了人们利用使用木头了吗? 不同时代影响到什么程度? 何谓 木头 的本质? 知道 木头 的各种属性(特性), 尽可能多的知道 木头 的属性, 尽可能多的知道 木头 的属性与属性之间的关系, 木头 的每个属性与其它事物的不同属性的互动规律, ... 这些, 算不算 木头 的本质? 什么? 没有深入到 分子 原子 的层次, 就不算本质? 我去, 我只是想烤个地瓜, 做个椅子, 盖个房子而已, 我需要知道木头的分子这个层次吗? 影响到实现目标吗? 木头 做水轮车不结实, 我还有铁钉铁板呀, 对铁的属性有了解, 才有铁钉铁板呀, 对水的属性有了解, 才能创造出水轮车呀, 对水稻的成长规律有了解, 才有动力创造出水轮车呀, 分子 原子 这个层次凭什么就是本质了? 在某个时代的认知里是本质? 本质的层次是无穷的吗? 没有掌握 无穷层次的本质, 人类和或人类个体, 包括所有生物, 宇宙万物, 就无法生存? 无法认知周遭环境和宇宙了吗? 没有生动鲜活的实用目的推动, 人就没有动力去更深入的认知环境, 没有在实际项目中的练手, 工作经验就不会成长, 如果环境资源足够友好, 人更倾向于安于现状, 懒下去, 或者被镇压下去? 这就是科学认知是稀有的原因之一,
@hantuun
@hantuun Жыл бұрын
如果人类几千年到今天的文化文明里 "本质" 这个词汇的涵义是 "人类永远不可能探究到的内容", 那么 "本质" 这个词汇是 对应 "虚无" "虚空" 吗? 是对应 "不可知" 吗? 数字 0 的概念是怎么诞生的? 不可知论 是缘何出现的? "本质" 这个词的词源是什么? 后世到今天的在涵义上的 发展 扩充 引申 是什么情况, "本质" 在不同文化下的意指是基本等价的吗? "本质" 在同一文化下的不同领域里的涵义的 本质 是一样的吗? 毕竟同一个词汇在不同领域里的 "涵义" 也会有不同, 尤其是在 "表面 表观" 层面的涵义, 这甚至是普遍情况, 所以这里必须强调 " '本质' 的 '本质' ", 呵呵, 文化文明都是人类认知世界的积累, 词汇当然也属于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所以, 要不, 先把 "本质" 这个词汇的真实的严谨的概念和定义明确一下? 达成一下共识呢? 不要玩文字游戏的词汇定义哦, 尤其是业余哲学玩家的角度, 中国人特别喜欢玩文字游戏呢, 几千年发明创造出各种文字游戏, 几千年里漢字文学异常突兀, 画画不过瘾, 还能玩出 "画配诗" "诗配画", 登峰造极了属于是. 与环境互动, 有效, 有用, 符合预期, 经得起验证, 就可以了, 这就是实用主义最朴素的道理, 也是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 能够反抗神权, 回归人性, 回归理性 的底层朴素道理, 欧洲中东自古以来的重商主义, 天然和实用主义相搭配, 各行各业的 商人 工匠, 甚至神父教士国王等等, 都在用技术, 玩技术, 这漫长的使用和把玩过程中, 就必然会涉及到工艺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包括使用和适用范围的限制, 就必然会有热心人去挖掘背后的症结, 本质, 原理, 找到更新和升级的方法, 进而在普世性和普适性上抽像出更高层次的理论, 再用理论去推广到其它领域, 包括未知领域, 进而得到新的发现, 新的规律, ... 如此循环往复, 螺旋上升, ... 技术, 各种各样的技术, 手工业技术, 手工造船技术, 手工制帆技术, 手工制陶技术, 储存技术, 防腐技术, 农牧产品加工技术, 奶酪制作技术, 面包发酵技术, 金属冶炼技术, 农业区, 牧业区, 商业区, 港口, ... 财务技术, 生产和财务状况备查和复盘技术, 经验教训总结, 文字记录和书写成为非常急迫的刚需, 字母拼音文字, 学习成本低, 学习曲线平缓, 规则简单, 和频繁的商业贸易天然完美配合, 技术, 商业, 竞争, 实用主义, 这些聚合在一起, 漫长时间里充分交织融合发酵, 一些奇妙的变化: 理性 逻辑 思辨 游戏 ... 古希腊罗马, 文艺复兴, 大航海,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工业革命, ... "现像界 和 物自体界" 这样的说辞, 各行各业的研究者不晓得不清楚吗? 就连不玩科学的大漢古人都晓得 "盲人摸象" "横看成岭侧成峰", 何况闲的蛋疼天天琢磨这些的哲学家玄学家, 何况今天各行各业的专业者, 从伽利略到牛顿, 不正是大量的人从各个面相的不断完善和突破吗? 通过经典物理, 很好的运用到了当时社会, 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在推动的过程中, 人们也没停着, 在使用经典物理的过程中拓展边界, 才认知到不符合经典物理的预期的情况, 这不正是通过已知(的工具)也可以发现到未知领域吗? 不是拓宽和加深了认知吗? 层次不就可以更进一步了吗? 未知领域的门是用已有工具撬开的, 这就是认知的层次突破, 你不知道这个世界这个宇宙有新的更多的层次, 你没有新的工具运用到新的层次, 这都没关系, 你用已有的认知和工具, 仍然可以发现到新的领域, 新的层次, 然后回过头来要么继续完善已有的工具, 以便使它适配新的层次, 要么在新层次里发展新的认知工具, 任何脱离人本身, 脱离社会本身, 脱离时代本身, 大谈特谈 "现像界 和 物自体界" 这样的说辞, 怕是高屋建瓴在空中楼阁了, 找不到重点, 虚空打靶, 大战风车, 动物, 所有生物, 不玩 "现像界 和 物自体界" 这样的说辞, 影响到它们的 生存 生活 发展 繁衍 了吗? 哦? 会玩 "现像界 和 物自体界" 这样的说辞的一些人类, 确实在不停影响整个生物圈,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厉害了, 人类, 所以, 这样的灾难, 是因为动物不愿意玩 "现像界 和 物自体界" 这样的说辞? 什么阴阳缝合, 要素错配, 所有生物, 人这个生物, 发展到今天, 必然是使用工具和世界互动, 肉身人体的能力毕竟有限, 即便是打着科学噱头的所谓的新时代融合玄学们吹嘘的机械飞升后, 缸中之脑后, 也仍然是依托工具, 工具有没有局限性? 当然有了, 肉身人都有局限性, 何况人造出的实体工具, 发展出的认知工具, 再退下去, 宇宙还有各种物理规则和常数也是局限性, 不反对 "现像界 和 物自体界" 这样的说辞所描述的现像, 但正如这个说辞自体本身, 它也只是在描述这个现像而已, 它并不能解释这个现像, 不能探究现像背后的 "本质", 如果它这个概念和说辞本身还自认为这个世界宇宙有 本质 这回事的话, ... 这样说话, 真是累! 这个说辞的本质就是 "有用的废话", 哲学玩家最喜欢做的事, 尤其是今天的玩家. 既然楼层里很多人认为探究不到你们想要的 "本质", 就哀嚎乌云啦, 那么 "现像界 和 物自体界" 这样的说辞又探究到了什么 "本质" 呢? 哀嚎 "乌云的乌云" ? 你真棒棒哒 👍 普朗克尺度, 锁死了人类认知? 所以才摸不到本质? 所以要不断强调 "现像界 和 物自体界" 这样的说辞? 凭什么突破了普朗克尺度, 就可以洞悉本质了? 突破了, 也要打破沙锅继续问到底呀 ~ 继续突破呀 ~ 什么是底呀 ~ 不知道呀 ~ 不知道就对了呀 ~ 没有底的呀 ~ 啊 ~ 又被新的 "xxx 尺度" 锁死了涅 ~ 钻牛角尖, "本质" 不会被穷尽, 不要停, 呵呵, 条条大路通罗马, 做题有多种解法, 一条道走到黑? 不撞南墙不会头? 不到黄河不死心? 不上长城非好漢? 废! "现像界 和 物自体界" 这样的说辞 重复 14 亿遍, 对于处理和解决任何问题, 没有任何帮助! 念经这样的说辞, 反而让神棍哲学家升华了? 飞升扬升了? 自觉认知高人一等了? 高屋建瓴了? 不一样了? 我们不一样? 头上有了朦胧的光环? 神圣? 威严? 是科学的光? 哲学的光? 玄学的光? 刺穿了 "普朗克结界" ? 带领人类更向前进新的层次? "认知到真的本质了吗?" "还没有~" "说了多少遍了, 本质没有尽头, 不撞南墙不会头" ~
@hantuun
@hantuun Жыл бұрын
问题出在哪里? 今天, 前沿科学, 尤其是物理和数学的前沿, 不仅距离人们日常生活太远, 而且距离日常的科技产品也太远, 甚至连验证都越发困难, 成果转化成日常, 甚至都是百年后, 甚至几百年后了, 这样的情况下, 给各路神棍, 包括被冷落百年的哲学玩家, 留出了大量的空间, 各种各样的把玩空间, 辗转腾挪 左冲右突 的空间, 正如绝大多数人, 通过娱乐影视作品了解历史, 而不是自行主动阅读观看历史, 看科普的本来就是小众, 更不用说大众都是通过科幻, 或者更接地气的科技商品营销推广广告消费购买, 来体验科技了, 这还是能转化的科学, 目前还不能转化的科学, 各路玩家粉墨登场, 借助互联网冲浪的速度感, 打着各种旗号, 包括但不限于 神学, 玄学, 哲学, 灵修, ... 甚至科普的噱头招摇过市, 吸引流量, 一时, 云集者众, 顶礼膜拜, 蔚为大观, 堪称流量江湖之营销霸业, 粉丝聚众, 饭圈控评, 引导舆论, 重则 操控思想, 压制不同声音, 删帖封号, 号召粉丝掏钱买热搜, 周边, ... 琳琅满目, 不一而足, 甚至还有新玩法, 肉身计数器? 手动计数楼层并播报, 呵呵, 这是什么护主招式, 新武林之绝学吗? 哲学给科学提供方法论? 提供思维路径? 解题思路? 呵呵, 早期或许是这样, 那个时候哲学科学本来就没分家, 但所谓的提供? 呵呵, 生活日常不能提供吗? 哲学不是来源于生活日常? 故事书里编的也是生活日常的阿基米德泡澡, 苹果砸牛顿头, 才提供的灵感, 哲学又来抢功是吧? 别说早期了, 就是晚至 18 世纪, 欧洲的博物学家都是比其它家更常见的, 为何? 截至到那时, 人类的知识库存不够多啊, 不够厚呀, 或者说这些大佬们关注的领域的知识库存少啊, 只要感兴趣, 愿意, 用心, 很快就学完了呀, 如果有名师点拨, 就更快了呀, 所以, 大佬们往往都是多领域的专家, 不仅如此, 有些还有精力余力通音乐绘画, 就算不是全才, 就算到了 20 世纪上半叶, 很多科学大佬也是在 40 岁之前就做出了自己一生最大的成就, 在更早的古希腊罗马时期, 那就更是如此了, 学者几乎都是全才, 除了不一定会种田放牛, 哲学的高光时刻, 恰恰就正是在这些各个学科彼此没有完全分家的时期, 互相纠缠, 相爱相杀, 即便后来分家, 由于人类知识库还不够宏大, 不妨碍学者们多把玩其它学科, 多看看隔壁的嘛, 不寒参, 中国? 中国更废, 几千年的各种花式融合, 下至市井说书的, 田头老农, 穷酸秀才, 上至专业玩家 理学心学, 东林党, 庙堂之巅, 任谁都能喷两句, 甚至还能去道观寺庙求告神棍来把关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表演, 中国? 学科分家? 呵呵, "本质" 上就不存在的, 根本就没有 "现像界 和 物自体界" 这样的环境, 故事书说 乔布斯 盖茨 可以在车库里捣鼓出成功的商业作品, 今天, 排除互联网推广的因素, 谁还能 2-3 人玩出花来? 哲学经历了分家的近 200 多年后的今天, 眼看着 科学各个领域的前沿都已经足够晦涩艰深, 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成本, 才能向前推动和拓展一点点新认知, 此时, 哲学以为找到原地复活, 复兴, 甩掉东亚病夫帽子的机会了, 谁知半路杀出了各种风格的各路神棍抢走流量, 还是念叨科学, 说着哲学, 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神棍, 末法时代 啊 ~ 这样急转直下的情势, 机会转瞬即逝, 让哲学捶胸顿足, 以头抢地耳, 哀怨复哀嚎, 声泪俱下, 不绝于耳, ... 听者伤心, 闻者流泪, ... 廉颇老矣? 哲学之怒 ~ 敢叫神学之闪电侠击于科学殿上 ~ 粉丝之怒 ? 皆键盘侠也, 怀怒未发, 就断网也 ~ 都说 以前是物理跑的快, 在工具箱里面找数学工具来描述, 现在由于各种原因, 工具的, 技术的, 成本的, 等等, 无法继续高速发展了, 局面演变成 数学跑在前面了, 要在工具箱里面找物理解释, 但无论怎么找, 都不会找出哲学工具来解释, 哦不, 来描述, 各路神棍们, 不仅喜欢描述, 还喜欢解释, 其实他们更擅长融合和演绎, 尤其是如今哲学被各学科分化出来后剩下的孤单的背影, 出于怜悯? 神棍们总算捡到宝了, 终于可以肆无忌惮的裹挟哲学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或者是互相裹挟? 一拍即合? 自古以来神哲不分家的吗? 无所谓, 重点是这玩法还可以挣钱, 油管上推特上很多这样的神棍, 除了哲学, 他们甚至还能裹挟科学, 蹭科学的擦边球, 虽然玩的程度深度有轻重, 但都玩的不亦乐乎呢, 推特上当年那个 "首推狮" 换了个马甲又在呼风唤雨装神弄鬼, 更多的就不列举了, ai, 强人工智能, 奇点之后, ... 机器会帮助人类认知到 "本质" 吗? 呃, 等等, 智能的本质是什么? 通过图灵测试? ai 有智能吗? ai 的智能和人类的一样吗? 如果不一样, 区别是什么? 又为什么可以命名为 智能? 所以, 智能的定义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智能的本质和定义, 为什么可以说 ai 有智能? 商业宣传吗? 洗脑套餐包? 智商税? 枯燥职业终结者? 给人们制造职业焦虑的机器? 强人工智能? 强 的定义和本质是? 不分职业, 不分阶层, 面向全人类的 超级焦虑制造机? 低端人口清道夫? 在没有清晰定义, 没有贯穿无穷层次的娴熟它本质的情况下, 能发展 ai 吗? 发展了会结果吗? 发展到什么程度, 算是有结果? 发展的过程中, 定义和贯穿无穷层次的本质, 会逐渐明朗吗? 明朗的同时又反过来推动发展? 神经网络算法, 是对生物界的神经网络的像素级复刻吗? 两者的 原理 规律 是等价的吗? 表面的等价, 还是穷尽了等价? 如果洞察不到 像素 尺度下的 本质, 就不能玩神经网络算法吗? 这只是一个文字定义的游戏吗? 人们把这个东西用 "神经网络" 命名了而已? 沿用和引申了生物学和脑神经学上的神经网络概念? 这只是人类的又一个粗糙的拙劣的 "跨领域等价" 的小把戏而已? 所以, 问题是什么? 定义是什么? 本质是什么? "现像界 和 物自体界" 描述了什么? 诚实的废话吗? 那么, 是谁在带节奏? 谁在 乱用 乱引申 乱拓展 已有事物的 名字和定义 到新的事物上面? 科学人? 专业人士? 新闻人? 营销公司? 水军? 不嫌事大的网友? 瓜众? 生物学上已经有了神经网络这个概念, 有一个算法模仿了它, 用什么名字命名这个算法, 既然参考的是一个已知的事物, 那就直接用生物学上已经有了名字好了, 方便人们认知这个算法嘛, 类比, 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 甚至动物也是如此, 通过已知, 认识未知, 认识新事物, 不甚精确, 但这本来就是模仿, 在特定的需求范围内, 类比, 不影响人对事物的认知, 如果需求要更高的精度, 能高的过 普朗克尺度? 先把本质搞清楚吧, 本质都不清楚, 还想要玩神经网络? 仿, 仿, 仿生学, 要阵亡了吗? 要大结局了?
@hantuun
@hantuun Жыл бұрын
早在古希腊, 哲学就开始不断分化成为各个学科了, 这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认知决定的, 认知层次到了, 就必须分化, 不以哲学家意志为转移, 中间缓慢了很久, 甚至还一度融合进神学, 文艺复兴以来更是加速分化, 各自的边界越来越清晰, 既然分化了, 为何文艺复兴以来的几百年里, 仍然有很多哲学大师精通科学? 复合型人才呀! 时间多, 闲的, 活到老 学到老! 多学几个, 触类旁通, 融会贯通, 比单纯哲学家 更吃香, 更受欢迎哒 ~ 现在, 如今, 趁着科学貌似停滞不前, 科普爱好者精神空虚之际, 广大人们时间太多狂刷抖音消遣挥霍之际, 哲学又来摘桃? 争抢流量信众民心? 自古以来, 哲学就不是平民百姓玩的好吧, 连神学都不是平民百姓玩的好吧, 平民百姓最多玩点土味神仙传说, 还有高端神学掉落下来的一丝丝只言片语的通俗哲学的教条, 自从科学尤其是科学带来的便捷生活普及以来, 哲学终于开始蚕食平民阶层了是吧? 开始对渴望知识又无分辨能力的嗷嗷待哺的平民下手了是吧? 为何不像神学一样, 在没有高科技的时代, 就积极拓展平民市场? 拉不下面子吗? 丢不起脸? 呵呵, 几千年的老把戏了, 和中医传武神棍的玩法形神兼备异曲同工量子纠缠了, 条条道路通哲学? 哲学大师要不要先和山顶的各路神棍们打一架, 决战光明顶之巅, 分个胜负, 好让广大瓜众们能够有个仙人指路正确的方向去 学习, 不, 修行, 修仙, 灵修, 光照, 玄学, 灵异, 阴谋lun, 蜥.蜴.人, 深.层.征.府, ... 不断 飞升 扬升, 最终到达真理的彼岸, 哲学大神们, 在山顶, 等候瓜众多时了? ~ "幸会 幸会" "久仰 久仰" "客气 客气" "不客气 不客气" ... "看到 本质 了吗?" "突破 普朗克结界 了吗?" "中国人民都 站起来 了吗?" ~
@ChinesegirlssoooB
@ChinesegirlssoooB Жыл бұрын
领头羊掉坑里了,后面的羊只能挨个掉进去,这就是物理学现状,至于谁是领头羊,自己找答案。
@_n2d2
@_n2d2 Жыл бұрын
万一物质决定意识是错的呢?
@ibn5100_sg
@ibn5100_sg Жыл бұрын
那就會誕生另一套理論,畢竟都能證明是錯的了,但那套理論會是什麼樣子就不知道了
@Wind_of_Night
@Wind_of_Night Жыл бұрын
意識決定物質,那就是非主流科學領域,看來以後被別人癡笑的宗教。 居然變成了主流科學,呵呵~ 以上都只是說說而已。
@quesder
@quesder Жыл бұрын
博主的意思就是,即使假設它是對的,人類也做不出萬物生成器。如果是錯的就更別提了。
@quesder
@quesder Жыл бұрын
博主的意思就是,即使假設它是對的,人類也做不出萬物生成器。如果是錯的就更別提了。
@user-jackpoter
@user-jackpoter Жыл бұрын
個人認為人類使用的觀測工具無法精密觀測到最微觀的世界。進而造成許多誤判
@user-bc3rw3lt2i
@user-bc3rw3lt2i Жыл бұрын
首先應該先解決貓的問題!薛先生的貓太調皮了😂😂😂
@mozarthu
@mozarthu Жыл бұрын
我想問,那宗教有甚麼實質的作為嗎?難道又只能訴諸在言語上而已?
@paradox.rosalyn
@paradox.rosalyn Жыл бұрын
3:00恰恰相反,意识决定物质,所以物质世界没有永生,意识是永生的。 想从物质世界操纵量子世界以概率为基本数学原理的意识是本末倒置了😂
@paradox.rosalyn
@paradox.rosalyn Жыл бұрын
这个老子就说过的,我们的世界来自于一个空无的世界。现在来说就是量子世界。古代人说空无是因为太微小。
@paradox.rosalyn
@paradox.rosalyn Жыл бұрын
而且意识可以互相吸引,这就是law of attraction
@paradox.rosalyn
@paradox.rosalyn Жыл бұрын
永生的灵魂也在量子世界里
@ddspace888
@ddspace888 Жыл бұрын
期待万物生成器
@JMYsun001
@JMYsun001 Жыл бұрын
但是有基因編程為何還需要從原子構建一顆蘋果? 再者我們需要的應該是元素生成器才對 這樣就不會有稀有元素稀缺的問題 這影片漏洞太多就不贅述了
@nick1028....
@nick1028.... Жыл бұрын
核反應應該可行
@user-hq9ti2tn5p
@user-hq9ti2tn5p Жыл бұрын
你知道元素是由原子組成的嗎? 基因編程能把你的神經突觸都記錄下來嗎 ?
@user-cf6fh2qs3k
@user-cf6fh2qs3k Жыл бұрын
这么小的又飞的这么快的电子,你真的看见了?
@IN9599
@IN9599 Жыл бұрын
閃電
@lunatic1678
@lunatic1678 Жыл бұрын
言簡意賅!
@user-qf8tm7jk9x
@user-qf8tm7jk9x 5 ай бұрын
单位儿。
@liangyeh2132
@liangyeh2132 Жыл бұрын
聖人五百年オ出現一個!
@qiangwang1266
@qiangwang1266 Жыл бұрын
人类现在无从认识意识
@freeshopworld7119
@freeshopworld7119 Жыл бұрын
最小 和 最大
@user-rd5ps8xy8ss
@user-rd5ps8xy8ss Жыл бұрын
意識決定物質,萬法由心造
@moonman5252
@moonman5252 Жыл бұрын
那 ............智子呢
@sianico2435
@sianico2435 Жыл бұрын
測不準原理
@user-uk1pu5ed8b
@user-uk1pu5ed8b Жыл бұрын
一定是智子搞的鬼 我們必須盡快選出面壁者
@user-hg6ed5ir1j
@user-hg6ed5ir1j Жыл бұрын
如果...至今的物理知識都是錯的 那該怎麼辦...
@user-zy3sh8fi2z
@user-zy3sh8fi2z Жыл бұрын
物理學家會回你:first time?
@nick1028....
@nick1028.... Жыл бұрын
如果都錯的話就不會有現代的科技
@user-hg6ed5ir1j
@user-hg6ed5ir1j Жыл бұрын
應該語法錯了 暫時想不到比喻 感覺前面是對的, 後來不知何時走岔路,就無法到終點。
@kelvincheng8981
@kelvincheng8981 Жыл бұрын
嚴格來說每個理論都是錯的,但又不完全錯。從阿里士多德到牛頓到愛因斯坦,每一個理論都存在著漏洞,卻能一定程度的描述物體的運動,且看它能精確至哪個程度而已。如果你想追求完全沒有"錯誤"的理論,恐怕只有統一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大一統理論才有機會吧,而這也只是憑人類現今對世界的認知所得出的結論,可能即使一統了,1000年後也會有人再提出相同的問題。 我們該慶幸的是我們還能提出:如果是錯誤的 這個假設,而不是是錯誤的/是正確的,物理學一直都是在如果中發展過來。
@user-hg6ed5ir1j
@user-hg6ed5ir1j Жыл бұрын
@@kelvincheng8981 滿意的解答,心中的疑問釋懷了。
@user-uj9bb5gb1z
@user-uj9bb5gb1z Жыл бұрын
渺小的人類 妄圖 做神? 想得美
@hankwhite50318
@hankwhite50318 Ай бұрын
物理學不存在了 哈哈
A clash of kindness and indifference #shorts
00:17
Fabiosa Best Lifehacks
Рет қаралды 42 МЛН
Heartwarming: Stranger Saves Puppy from Hot Car #shorts
00:22
Fabiosa Best Lifehacks
Рет қаралды 21 МЛН
How Many Balloons Does It Take To Fly?
00:18
MrBeast
Рет қаралды 37 МЛН
Nutella bro sis family Challenge 😋
00:31
Mr. Clabik
Рет қаралды 12 МЛН
用科學證明我們的世界其實就是虛擬現實(VR) | 老高與小茉 Mr & Mrs Gao
11:57
SPEC 60秒話科學 | EP.02 認識量子電腦
2:11
SPEC科學推展中心
Рет қаралды 13 М.
⚡️Супер БЫСТРАЯ Зарядка | Проверка
1:00
КРУТОЙ ТЕЛЕФОН
0:16
KINO KAIF
Рет қаралды 4,9 МЛН
Hisense Official Flagship Store Hisense is the champion What is going on?
0:11
Special Effects Funny 44
Рет қаралды 3 МЛН
Tag her 🤭💞 #miniphone #smartphone #iphone #samsung #fyp
0:11
Pockify™
Рет қаралды 38 МЛН
WATERPROOF RATED IP-69🌧️#oppo #oppof27pro#oppoindia
0:10
Fivestar Mobile
Рет қаралды 17 МЛН